正文 第九章 至親(1 / 2)

宋媽媽終究沒有去張昌邕麵前搬弄這種沒意思的是非,而張昌邕見過楚媽媽和趙媽媽之後,得知張瑜割舍不下亡母不願意前往京城,又聽兩人對章晗讚不絕口,他自然就陪著她們長籲短歎了一陣。次日親自到別院來的時候,趁人不注意,他就對章晗讚許地點了點頭。

“不錯,也不枉夫人調教你這幾年,到底知道如何才能討人歡心。嗯,你陪瑜兒進京之前,我會讓你去見見你娘和你弟弟。”

“多謝幹爹!”

章晗假作歡喜地屈膝行禮,心裏卻是憋著一團說不出的火。

張昌邕卻以為她是真的歡喜,一時又得意了起來,又低聲說道:“另外,我聽說你娘當初曾經想把瑜兒配給淄王殿下,這婚事你到京城也設法打聽打聽,若是能促成了這事情,我成了淄王的嶽父,你也會有享不盡的富貴榮華!”

直到張昌邕進了屋子去,章晗才狠狠地將手中帕子攥成了一團。

她的親生母親,她的親生弟弟,此時此刻,她原本已經該離開張家回到了自己的家裏和親人團聚,現如今卻不得不為自己為家人苦苦掙紮,這一切都是拜張家人所賜。如今張昌邕竟還用恩賜的口氣說這種話,不啻是在她的胸口狠狠紮了一刀!這個男人除了富貴榮華,妻子女兒全都可以棄之敝屣,他心裏除了自己何嚐有過別人!

前一次推脫思念亡母不願意離開歸德府,這一次張昌邕親自陪著楚媽媽和趙媽媽來勸,張琪起初賭氣不理,接下來便是好一陣子的哭泣流淚,直到最後章晗幫著一塊勸解,她才勉勉強強答應了下來。張昌邕眼見兩位媽媽赫然對張琪的身份深信不疑,心裏不免放下了最大的一塊石頭,等張琪歇下,一行人到外頭坐的時候,他方才提到了最要緊的一件事。

“瑜兒自小身體孱弱,所以此次上京,除卻宋家的和幾個丫頭之外,我還打算讓晗兒陪著她一塊去。一來到陌生的地方,彼此有個照應;二來晗兒雖不是夫人所生,可也是夫人生前心愛的人,論理該去拜見一下太夫人。”

楚媽媽當即露出了笑容,又微微頷首道:“就算二姑老爺不說,小的也原本想提這件事的。臨行之前太夫人就說過,想見見二姑太太信中那位美人胚子玲瓏心肝的晗姑娘,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竟讓二姑太太這樣讚不絕口。可巧二姑老爺也這麼打算,那便再好不過了。”

楚媽媽和趙媽媽畢竟是侯府來的,這會兒都坐在小杌子上,而宋媽媽卻是侍立在章晗身側。乍然聽到那位太夫人竟然本就打算讓章晗一塊進京,她不禁暗自大凜。

她可不像鄭媽媽那樣顧夫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就算宮中顧淑妃所出的淄王和張瑜年紀差不多,就算顧淑妃顧念姊妹情深,可總沒有把自家兒子往火坑裏推的道理,再說了,兩家侯府嫡出的小姐也不是沒有,當王妃的好事怎會輪到張瑜這麼個病懨懨的外人?現如今她出了這一招瞞天過海的主意,張琪嫁得太好她反而危險,此番到京城還得好好籌劃,探一探太夫人的真正打算。至於章晗,這個禍害一定要想個法子除了!

宋媽媽卻沒注意到,章晗坐在那裏看似專心致誌地聽著別人說話,眼角餘光卻一直都沒放過她。一看到宋媽媽嘴角流露出一絲譏誚的笑容,她就立刻察覺到了,再想想張昌邕和楚媽媽這一番交談,宋媽媽曾經提過她的父兄全都捏在顧家人手中,她哪會真的認為人家對自己有什麼好意,心裏越發警惕了起來。直到張昌邕開口說話,她才一下子恍然回神。

“再過三四日,天氣就漸漸該涼快了,到那時候就選個好日子動身吧。晗兒,明日我讓人送你回家辭別你的母親和弟弟。你去了京城之後,我會讓人好好照應他們的。”

說是送回家,但次日一大清早,章晗帶著芳草和碧茵上了馬車之後,她就知道那馬車並不是朝自己家裏去的。果然,馬車徑直出了城,沿著一條她依稀有些印象的小道前行了許久,最後進了張家的另一處莊園,直到二門口方才停下。她才剛踩著車蹬子扶著芳草的手下車,就看見一個小小的人影一陣風似的撲了過來。

“姐!”

章晗才剛一愣就被人緊緊抱住了,但看清了那個小家夥正是幼弟章昶,她僵硬的身子很快就軟了下來。顫抖著伸出手去摩挲著那個滾圓的腦袋,她的眼淚不由自主地簌簌落了下來,下意識地把人抱緊了在懷裏。等到好容易止住了眼淚,她一抬起頭,便看見了十餘步遠處那個正死死盯著自己的中年婦人,一時間連挪動步子都忘了。

在府衙的多少個日日夜夜,她都盼望著過年。不是為了過年有什麼好吃食好衣裳,而是因為過年能夠回家住上三天,能夠見著母親和弟弟,能夠吃到母親親手包的芝麻湯圓,穿上母親親手做的粗布小襖,這竟是比在張家的任何錦衣玉食富貴榮華都來得珍貴。

她輕輕拍著弟弟的肩膀,等人好容易才不舍地放開了手,她方才一步步緩緩地挪上前去,腳下仿佛有千鈞一般重。直到了近前,她卻沒有去拉母親伸出來的手,而是雙膝一軟就這麼跪在了地上,一連磕了三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