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兩天沒有吃一頓飽飯的原因,也許是太陽太毒辣的原因,也許是自來水不太衛生的原因。卓不凡剛喝下幾口,就感到肚子裏一陣絞痛,接著他痛苦的彎下了腰,迅速的蜷縮在了地上,眼前的事物也逐漸模糊了起來,最後白光一閃,整個世界慢慢的暗了下來!
難道我就要這麼死了嗎?老天爺,我不甘心啊,我不能死,為什麼要我死?卓不凡呐喊著,他也隻能在內心呐喊,不管上天有沒有聽到他的不滿報複,卓不凡不甘心,他還年輕,他有野心,他有壯誌,他甚至夢想過成為名人,成為偉人,他不想就這麼死了!
“快來人啊”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皇宮裏一片混亂,不為其他,半個時辰前,郕王殿下突然暈倒了,這下可把上千名宮女太監們急壞了,甚至連太後都被驚動了。一刻鍾前,太醫趕了過來。金英惶恐不安的守在門邊,沒有敢去看一臉嚴肅的太後,更不敢有其他任何舉動。
自從皇上禦駕親征之後,國家的一切大事就交給了郕王殿下,也就是皇帝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殿下平日裏也是很用心的,畢竟皇帝哥哥把國家都交給了他管理,他不能不盡心盡力。可以說,比起皇帝來,這個王爺是非常勤懇的,特別是這幾天,關於前方戰事的消息每天都要送來好幾次,為了管理好這個國家,不辜負皇帝哥哥的囑托,朱祁鈺是盡心竭力,現在,也終於累出病來了。
正在殿外的人焦急的等待著太醫出來的時候,一幫子大臣們也趕到了。帶頭的是吏部尚書王直,另外還有幾個侍郎,以及督察院的大臣,文淵閣的大臣。反正,不一時,王爺的寢宮外麵就聚集了上百號人,這都是朝廷的重臣,大明的棟梁!
在幾十號大臣中,有個人的神色顯得最為焦急,這人就是兵部侍郎於謙。下午,他就接到了土木堡那邊的消息,當他去找幾位大臣商議的時候,就聽聞監國王爺病倒了的消息。於謙沒有遲疑,立即跟著王直他們趕了過來。
很快,就有大臣去金英那詢問了情況,金英是負責王爺日常生活的。得到了消息之後,這位大臣立即回來把情況告訴了王直,於謙等人。原來,王爺這段時間處理國政,積勞成疾,最後病倒了!
這下,大臣們也是一陣小聲議論,唏噓不已。正所謂禍不單行,特別是對那些已經知道了在土木堡那邊發生的事情的大臣們來說,他們同時感到,大明,從這一刻開始,將要接受生與死的考驗了!
麵色最為難看的就是於謙,雖然土木堡那邊的消息還在收集之中,失敗是肯定的,不過到底有多失敗,皇上的情況怎麼樣了,那些大臣們的情況是怎麼樣了,還有五十萬大軍的情況怎麼樣了,這些都還不清楚。不過,於謙卻並不樂觀,特別是當監國王爺此時也一病不起,大明的情況會讓人樂觀嗎?
等待並不是一件讓人很舒服的事情,不過殿外的人並沒有等多久,當門被推開,三名太醫走出來之後,大臣們都圍了上去,連太後都忍不住走了過來。
為首的太醫已經有七十多歲了,顯然他的醫術是不用懷疑的。“王爺的情況並不大礙,隻是積勞成疾,調養幾天之後就沒有事了!”說完,太醫把一副藥方給了旁邊的金英,讓他派人去抓藥去了。
聽到太醫這話,大臣們終於鬆了口氣。王爺還很年輕,相比身體不會差到哪裏去,一點小病是不會倒下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看到了希望,隻要國家還有人在領導,那麼就不會完蛋!
太後也鬆了口氣,郕王朱祁鈺並不是她的親生兒子,不過她一直將其當作己處,對這個年輕的王爺很好。在讓一些普通的官員離開之後,太後單獨把幾個重要的大臣留了下來,這其中包括吏部尚書王直,兵部侍郎(代尚書)於謙,以及好幾個內閣大學士。他們才是朝廷裏最為重要的大臣。
太後留下這幾個重臣的原因很簡單,她也知道了土木堡那邊的事情,在監國王爺沒有辦法親理朝政的情況下,她必須要肩負起領導這個國家的重任。商量了一番之後,太後與大臣們達成了一個共識,在皇上的消息確定之前,必須要位大明立下一個合法的繼承人!也就是確立太子,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