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郡,靈隱寺。
寶藍華蓋的馬車緩緩停在山下。兩個丫鬟各站一旁,其中一個輕輕挑開車簾子。
從馬車上先下來的是一位身穿鵝黃色銀絲繡花上儒下著白裙的姑娘。姑娘頭上簡單插著一隻紫蘭簪,顯得秀氣十足。她伸手擋了擋春日的媚陽,輕輕提起裙角,無意間露出半隻春桃繡花鞋,走上一個石階轉身望著撩著馬車簾子的姑娘。
那姑娘微微一笑,猶如春日桃花賞心悅目。水藍色的裙擺跟著她從車板上飄落,揚起漂亮的弧度,一件青色蘇繡小衫將人兒襯得十分嬌小可愛。她和黃衣姑娘相視一笑,手挽著手走向寺院。
這兩個漂亮姑娘是誰呢?瞧那衣服樣式和錦緞料子都是城裏最新款,即使是富貴人家也不能在短時間裏定到這批衣裳,除非自家就是絲綢錦緞商戶。
事情就是這麼巧,這兩位便是南街王宅的姑娘。王家祖上王老太爺王孟同乃宮廷禦商,為皇室專供綾羅錦緞、絲綢娟紗,但到了兒子王大老爺王誌承、王二老爺王誌禮手中,他們將目光放在了中原內外,改變對皇室的專供。可是涉及的範圍越廣,風險就越大,這幾年生意起起落落,不如做禦商那樣穩定。
王宅有五個姑娘,穿著水藍色裙子的便是四小姐王若瀟,另一位則是外戚趙靜霜。趙靜霜生於江蘇書香門第,但父母早逝,投靠姑姑趙氏。而此時的趙氏在嫁給王大老爺之後產下王家長女,因料理不慎撈下病根,身子日益變差,不久去世。王大老爺的二房,也就是王若瀟的母親徐氏轉為正妻,成為大夫人,而趙靜霜也被允許繼續住在王宅,由徐氏照料。因此,王若瀟與趙靜霜成了宅子裏最要好的姐妹。
兩人手挽手進入寺廟,拿著香在各佛祖麵前祈福平安。一圈下來後,趙靜霜拉著王若瀟,紅著臉悄悄說:“來的時候我們可說好了,你要陪我求一卦。”
王若瀟當然知道趙靜霜想求的是什麼,強忍著笑點點頭,但還是被趙靜霜看穿了。趙靜霜怒嗔著用食指在她額頭點了點,羞憤轉過身去拿簽筒。
二人一起跪在佛祖前,專心合目搖簽。沒過多久王若瀟的簽文便出來了。老和尚解簽道:“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趙靜霜在她耳邊偷偷笑:“看來你跟於公子一定能喜結連理。”
王若瀟瞪了她一眼,趙靜霜輕輕一笑,繼續搖簽。也不知怎麼的,手指突然一滑,整個簽筒都掉在地上,撒了一地的簽條。
老和尚歎息道:“無簽便是簽。”
趙靜霜不甘心:“我剛才隻是手滑罷了,我要再求一次!”說罷,快速整理好簽條,專心搖簽筒。隻聽“啪嗒”一聲,一支木簽掉出來。趙靜霜連忙拾起,但卻不太懂上麵的意思,交給老和尚解簽。
老和尚解了半天,語重心長說:“姑娘的姻緣路充滿著薄霧濃雲,隻需轉一步便可觀海闊天空。”
趙靜霜心道:隻需轉一步便可觀海闊天空,這簽文不就和王若瀟的差不多麼。她彎唇一笑:“多謝大師解簽,靜霜心裏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