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昊到了寶雞,幾經輾轉,才到太白縣。向導是網上找人介紹的,早早就等在鸚鴿鎮了,他叫王達才,是當地有名的獵戶,四十七八的年紀,身手敏捷,是個山裏通。兩人相見,稍作寒喧,羅昊就直稱他為老王。老王邀他先去自個家住一晚上,說是有些事兒須商量一下,也盡盡地主之誼,羅昊不忍負他心意,就隨他順著彎彎仄仄的山間小路。來到一個山坳裏,哪兒是老王的家,在掛滿獸皮和野雉標本的石頭屋子裏,老王的妻子早在廚房忙開了,手腳麻利地和麵,不大一會兒,寬寬的麵條出鍋了,澆上油潑辣子,端了上來,那誘人的香氣勾起羅昊就的饞蟲。老王說:“這些年,國家明令不準獵殺野生動物,我也沒打獵了,要不,非得弄點山珍不可的。”
“這事兒好,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家園。不過,這麵實在太棒,我到過世界好多地方,就惦念著咱中國兩碗飯:一碗是麥麵;一碗是米飯,其中,秦嶺把麵做到了極致;南嶺把米做到了極致。”羅昊答道。
“那敢情是,我們陝西西安羊肉泡饃,漢中的涼皮,可是全國出了名的。”老王臉上難以掩飾對家鄉的驕傲。突然,他話題一轉,神秘的說:“我實話告訴你,七十年代,那個女科考隊員失蹤時,我那會不大,可是,親自上山參加了搜山的,那些地兒,閉著眼請,我都摸得出來。'
“這太好了,我們就要就去那兒。”羅昊說著,拿出幾張圖片,問:“你看,這是在秦嶺地區發現的山洞裏的器物,你見過這些個住在山洞裏的人嗎?”
“沒有,這方圓百裏地,每一個木頭樁子我都熟,那有啥住在山洞裏的人,要麼不是這兒,要麼是別人瞎糊弄你的。”
“是嗎?”羅浩有些失落,說:“先睡吧,明天到了再說。”
次日,羅昊他倆終於來到了太白峰下。入夜,他倆在背風的山崖下支起兩頂帳篷,燃起一堆篝火,羅昊舉目遠眺,可以依稀看見太白峰寒光閃閃的積雪,遠遠地山澗傳來陣陣獸鳴,羅昊細細地諦聽,竟辨出是雲豹和豺的叫聲。一彎新月在鬆濤陣陣中越顯詭秘。羅昊細查了一下行囊,和衣躺下,呆呆的望著帳篷頂,掖緊睡袋······
當羅昊風塵仆仆地推開家門時,羅老一臉詫異,張大嘴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羅昊把外套,圍脖一件件扔在沙發上。不停抱怨:“公司的事兒,最近不順。”
“你這麼快就回來了?那事兒咋的了?
“爸,這哪兒跟哪兒呀?啥事兒?”
“你?你沒去陝西?”
“去陝西?沒有呀,公司最近沒有陝西那邊的業務。去陝西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