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偉人南巡,改革春風吹滿大地,整個中國變得瘋狂躁動起來。
人們洗去最後一絲純真,想盡辦法“向錢看,向厚看”,無數國企職工和公務員選擇下海經商,開啟了一個野蠻瘋狂的物質時代。
這年頭,“下海”代表著經商,而非島國動作片女憂入行。
當然,在賺錢方麵,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
時勢造英雄,選擇去年下海的,後來被統稱為“9派”,在中國商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創立了嘉德拍賣、泰康人壽、萬通集團、彙源集團、聰慧公司、國際期貨公司……
90年代初的中國充滿了野性,積壓多年的改革欲望徹底放開,一切似乎都在野蠻生長著。
很多在未來明顯違法的行為,此時都是灰色曖昧的。無數空子等著你鑽,而且政府和輿論還鼓勵你鑽,因為沒人知道這些東西對改革有益或有害,政府和人民都需要嚐試。
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英雄與騙子泥沙俱下。
超級大騙子有兩個,一個是發明“油變水”的王洪成,一個是發明“節能電機”的沈太福。兩人都騙到了國家部委層麵,沈太福甚至獲得費孝通的讚賞。他們此時依舊逍遙法外,但也蹦躂不了多久了,沈太福明年就會被判槍決。
順便一提,民國大師費孝通先生,在改革開放後搖身變成了超級毒奶。可謂奶誰誰死,他多次寫文章讚揚“蘇南模式”,結果“蘇南模式”在興盛十年後徹底崩潰,他又寫文章讚揚“長城模式”,結果沈太福很快就被槍斃。
至於商業英雄則有很多,其中風頭最盛的也是兩個。
一個英雄叫史育柱,他是當之無愧的青年創業偶像。此時史育柱的形象無比勵誌,一個邊城少年,背著行囊來到特區,憑借高科技白手起家,幾年時間就坐擁數億資產,而且他的錢來得幹幹淨淨。直到十多年後,當人們再度提起史育柱,對他的印象就隻剩下“腦白金”、“黃金搭檔”、“征途”和“氪金教父”這些詞彙。
另一個英雄叫牟其中,他是此時公認的商業才。此君在1974年寫了一篇《中國向何處去》,被判處死刑,幸好陰差陽錯被遺忘在監獄裏。三年前,牟其中作為中間商用罐頭換飛機,轉手就賺了1億元,一時間名滿全國。接下來幾年,他還會提出一係列馬行空的構想,比如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口子,引入印度洋暖濕氣流改造中國西北幹旱區。最後他也成了騙子,結局是無期徒刑。
90年代的中國,根本不存在學院派企業家,全都是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野獸派。
即便是名校畢業,即便是高官下海,都同樣熱衷於鋌而走險,因為那樣來錢實在太快了。
用三九胃泰趙老板的原話來:“社會上有這麼多資產閑置,是三九下山摘桃子的大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於是,趙老板下山到處摘桃子,終於把自己噎死了,留下一堆爛攤子走進監獄。
這是一個生機盎然的野性時代,滿地盡皆黃金。
有能力、有眼光的人,缺的並非發財機會,而是麵對利益時的自製力!
黃金太多,有些帶毒,有些藏刀,稍不注意就能把拾金者給毒死割傷。
曾經的宋維揚在90年代懵懵懂懂,當他回到自己17歲的時候,發現麵前堆放著數不盡的金山。他需要做的,就是辨別哪些黃金有毒,哪些金山藏刀,怡然避開即可。
可現在家裏糟糕的情況,已經不容宋維揚心翼翼了,他必須來一場驚險刺激的演出。
如果宋維揚的腦子裏有係統,此時肯定會給他發布任務:“請在兩個月內賺足100萬!”
可惜,沒有係統,更沒有新手大禮包。
十七歲少年,落拓而行,隻有那雙赤手空拳,在洶湧江湖上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