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的最盡頭,即使有些不舍,即使有些不舍,卻還是得往前行,再美妙的陪伴都帶不走。越順遂的人生,時光流逝得越令人驚心。

有好多朋友,最近幾年都到對岸買房子。

聽說這半年來全球股市不振,房價略有下跌,蠢蠢欲動的人不少。不久前,我也跟著一位友人到上海看屋去。

到大陸買房子,除了價錢外,最重要的就是“土地租期還有幾年”的問題。

一般新房子,租約還有六、七十年,而房子的身價也與租約年限成正比,租約仿佛是房屋壽命。

其實,很多人也料定,雖然所有房子都隻有地上權,沒有土地所有權,中國當局也應該不可能真的在房屋年限到期時,心一橫、令一批,把房子全都收歸國有。然而,中國人向來認定“有土斯有財”,沒有了“永久”的土地產權,那種感覺就像是在自己的撲滿裏,放了一顆定時炸彈。

“我喜歡市區老房子,比較有上海的感覺,整修起來應該很美,可惜年限隻有五十年……”朋友看上的是一間香山路的老房子,獨門獨院,頗能激起思古幽情。

我有感而發,不免烏鴉嘴了起來:“嘿,其實……也不用想這麼多啦,再過五十年,我們若不在墳墓裏,也差不多奄奄一息了。屆時在意的,應該是掛了以後要住在哪裏。”

住天堂,還是地獄?到時恐怕是更急迫的問題。在人間已沒有未來,誰還在乎房事。

他笑了:“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好像不能不考慮『永遠』這回事。我們到底是俗人,自己用不到,還是希望子孫用得到。”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我念了紅樓夢裏的《好了歌》。

“哇,你真的很討厭。”他瞪了我一眼:“這風涼話是真話。我看過不少有錢長輩,才剛咽下最後一口氣,子孫擦幹眼淚後,馬上破涕為笑,開始和兄弟們勾心鬥角,規劃起家產如何處置。但俗人……就是放不下。”

承認放不下也是可愛的。千古以來,多少人找借口安慰自己:我放下了,我不屑,有什麼了不起。事實上,還是放不下,一點點小錢、小資產,在心頭偏有千斤重量。

過去做廣播節目時,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位癌末病患在安寧病房打電話進來問我:她隻剩半個月可活了,可是為什麼她一直掛念著一些小東西呢?

我問,什麼小東西呀?

她說,她以前很喜歡買襪子,總是一打一打地買,現在她最擔心的是,如果她走了,家裏那些襪子還沒穿過,可能就會被丟掉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愣了好久。

“啊……”望著窗外忽然來訪的驟雨,朋友若有所思。“活了這麼幾十年,這一刻我忽然有種感覺,好像努力得來的一切,不過是一紙租賃契約,一切都是租來的。到了某個年限,就要繳清借款,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