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章三:電影史的係統性與分支性。(1 / 2)

研究電影史將探討使研究電影的過去成為曆史研究的一個獨立分支的論題、問題和機緣,即電影史的“電影”部分。

電影史研究的整體構想,即詳盡考察哪些議題、提出哪些問題、運用那些方法,將受製於以下幾個方麵:

1、作為大學學科的電影史學和電影研究的曆史。

2、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和工業的電影在人們心目中的文化地位。

3、電影的技術性質和經濟性質所提供的特定的研究課題。

所有曆史學家都在影響著他們研究的一般文化環境中工作的,曆史學家也受到他們工作於其中的特定史學分支所提供的特殊環境的影響。

電影史研究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領域僅有二十年的曆史,仍然處於學術領域的萌芽狀態。

電影史的研究對象非常年輕。

每種曆史研究都有其特殊的證據問題,即從與曆史研究的對象有關的現存證據的性質和範圍中產生的問題。

對許多電影史著作來說,原始證據自然是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電影發明以來的成千上萬部影片。

然而大多數的影片在任何形式上都不複存在了,這方麵的損失既有技術原因,也有經濟原因。

技術上,電影膠片由三個部分構成:

1、記錄並保持攝影影像的感光乳劑。

2、乳劑塗於其上的片基,片基需透明、柔韌,有一定的強度並且具備能塗上乳劑的表層組織。

3、使感光乳劑牢牢附著於片基的粘合劑。

1888——1951年間,最適合的材料是硝酸纖維素。

然而硝酸纖維素在化學上極不穩定,保存不到五十年便會自毀。同時硝酸纖維素會發生氧化,乳劑上的影像會因此而褪色,最後片基也化為無形。

當硝酸纖維素發生上述變質時,膠片的可爆性會慢慢增加,氧化過程中釋放的氣體越多,膠片就會自燃。即使不自燃,膠片殘渣的燃點也比新聞紙的燃點低。

一旦著火,絕難撲滅。

為了保護觀眾,防止硝酸片燃燒引起劇場火災,放映機要安置於觀眾區外的隔離棚內。而且放映機的設計也得到了改進,以使公眾相信影院是安全的。

醋酸膠片在化學上穩定好、不易燃燒而且不易分解,直到今天我們使用的仍是這種片基。

必要的放映設備不易找到,想要完整地聽到早期有聲片中的聲音就很困難。

五十年代以來生產的彩色影片幾乎全都有褪色現象,膠片上的影像會褪去原色,變成朦朧的灰影。

膠片褪色才是影片保存中最嚴重的技術問題。

一些解決辦法正在研究之中,比如更加穩定的染色,對褪色影像進行電子強化以及激光全息照相術的使用等等。

目前資料館工作人員所能做的隻是把彩色拷貝存儲在冷庫裏以減緩褪色,並期待著能盡快發現一種經濟上可行的補救辦法。

經濟上,各資料館即缺少空間,更缺乏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