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基搖搖頭,臉上已沁出了細密的汗珠:“200萬石黃穀預借給省府,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之舉。我們準擬購買一批武裝裝備,新成立20個保安團,置於大巴山、米侖山一線,防止共匪入川,這是造福四川民眾的事啊!至於說其它,各位不必擔憂,一切後果皆由省府及王某人負責,”
“負責?”羅承烈再也忍不住。攤開雙手往空中一舞,毫不客氣地駁斥道:“王主席,省府負什麼責。蔣介石幾百萬軍隊都抵不住共產黨,你搞這一點隊伍有啥用,四川老百姓的錢決不得給你去打仗。”
“就是嘛。”會場上立刻大亂。“挪用中央償還給四川民眾的借款,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許多參議員都附和道。
“請各位理解省府和王某人的良苦用心。借款提案是關係四川防務的大事。”王陵基喋喋不休。還想爭辯。
“我再重複一遍,四川民眾的錢決不得給你去打仗。王主席,你這樣做,廁所裏插稱杆——過分(糞)了吧。”羅承列圓睜二目,絲毫不留情麵。
王陵基頓時窘得麵紅耳赤。聞聽於此,其他參議員則轟的一聲大笑了起來。
熊克武咂咂嘴,這才以目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然後不疾不徐地說道:“羅參議員所言極是,四川百姓的錢斷不得被用做去打仗,否則,我們會背上千古罵名的。芳舟兄,我看這個借款提案就不必通過了,更不用再作糾纏。”
接著,副參議長何宗傑立即主持通過,結果一片反對聲中,這一案遂被否決。
王陵基大巴山設防的夢囈就此破滅了。
劉文輝得知借款提案被否決,心中頓覺輕鬆;旋即,他又走出第二步棋,繼續推熊克武擁群倒王。
這一步的實質則是策動民眾自衛運動,是一個變相的保境安民運動。鑒於蔣介石以四川為中心積極布置反共軍事,準備在西南作孤注一擲打算,而王陵基等為虎作倀,形勢於劉文輝而言,可謂刀山劍樹。
於是,他同鄧錫侯,潘文華商量,在四川搞一個民眾自衛運動,針鋒相對,以此來捆住王陵基的手腳,從而牽製蔣在四川的軍事行動。
鄧錫侯同王陵基有著很深的利害衝突。去年,他還是主持川政的四川省主席。在蔣介石“以川治川”、“原籍治理”的所謂新政中丟了官,而繼任老正是王陵基。
當時,鄧錫侯同蔣介石貌合神離,與川康地方實力派抱得緊,招至蔣介石嫉恨,於是,蔣介石發布命令:免去鄧錫侯的國民黨四川省主席一職,改任川康綏靖公署主任,王陵基繼任其職。
鄧錫侯感到大為上當,心中鬱憤難平。根據蔣介石“原籍治理”方略,他和王陵基都是四川人,為什麼舍他而用王。這不愚弄人嗎?
熊克武寬慰他說:“晉康,當不當省主席莫關係,當了又不多長砣肉來吊起。”
鄧錫侯苦笑著說:“錦老。本人並不戀棧省主席一職,隻是老蔣這一手太陰險了,慌得我鄧某人過不得呀(川語,難堪之意)。
王陵基遂趾高氣揚地回到了四川,潘文華同王陵基更是水火不容。潘早年是清末川督趙爾豐手下的一名新軍副排長,10萬清軍入藏抗英,因後勤糧草不濟而慘敗。潘文華等30餘人被棄於西藏江孜,靠變賣了100餘條槍支方籌得路費,然後輾轉從印度經雲南、九死一生而回到四川。他帶著30餘人投奔在四川巴中漸起家業的劉存厚,逐漸升任團長。192O年,他帶一團人馬果斷投奔劉湘。因他吃苦耐勞,忠誠可靠,又能團結上下,遂漸至劉湘21軍師長,駐防重慶。
王陵墓則不然。早年,他是成都陸軍速成學堂的教官。劉湘發跡後,依靠師生之誼,王陵基輕鬆謀得團長,後與潘文華同為劉湘21軍的師長,駐防萬縣。王為人驕橫,性情怪異,多為部屬同仁所惡。平時,他自恃與劉湘有師生之誼,更不把眾人放在眼中。
1933年。劉湘對紅四方麵軍組織了百餘團的“六路圍剿”。徐向前麵對敵人,沉著指揮,分別在嘉陵江一線,萬源空山壩、宣漢、達縣的山地丘陵間組織了大的戰役,取得了粉碎劉湘六路圍剿的勝利。
適時,王陵基駐防萬縣,在宜達戰役中被打得丟盔棄甲。劉湘盛怒中,差點將他臨陣槍斃。1938年,劉湘在武漢萬國醫院神秘病逝,其遺留下的權力真空引來各方垂涎。相比之下,潘文華與王陵基都有希望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