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這個……卑職不好講。”王陵基一聽,假作而露難色的樣子。
“講嘛。”蔣介石緊盯著他,目光寒嗖嗖的,聲音如同冰窯裏飄出來。
“據卑職偵知。”王陵基故意張望了四周,這才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說道,“劉文輝陽奉陰違,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他和共匪早在抗戰時期就眉來眼去,近來更是公然廳事。從日前的種種跡象來看,其降共之心已決:至於川康綏署主任鄧錫侯,此人索有‘水晶猴’之稱,為人虛矯,行事圓滑。平時,喜歡交際,但近段時間卻深居簡出,鄧部的參謀長牛錫光以往是個誰都不敢惹的角色。奇怪!胡長官的部隊接管成都,免了他的成都衛戍總司令一職,我們原來擔心他會滋事,而中錫光居然一反常態,穩坐不動。這說明鄧錫侯也和共方早有聯係。”
“那潘文華呢?”蔣介石徹底扳過身子,剛才舒然乎和的臉一下繃緊了,氣呼呼地切斷對方的談話。
“他呀!”王陵基感歎一聲,躲在鏡片後的雙眼朝下翻了翻,搖頭道,“此人與中央,與總裁一貫離心離德。遠的不說,今年,他的部隊整編了,氣得躺在床上痛哭,聲言‘對不起甫公,攤子沒有守住?’守什麼攤子?還不是想把那點無啥戰鬥力的雜牌部隊抓到手,想和中央抗衡。他對總裁懷恨在心,早就心懷二誌。上個月,你專程派人送來機票,讓他去台灣,沒想到,這個人置若罔聞,幹脆以養病為名,帶著一家老小潛居灌縣,實則窺探動靜。如劉文輝、鄧錫侯降共,他必然同流合汙。不過,此人素無大誌,行事缺少主見,甫係遺老遺少又不團結,更兼其體弱多病,不足以為慮。隻是劉文輝……哎,外有強敵,內有隱憂。”
“娘希匹!”蔣介石一把拍在沙發扶手上,將手中玻璃杯重重叩在桌上,失聲罵了起來,“不過,”王陵基話鋒一轉,“卑職倒是有個辦法?”
“喲!”蔣介石緊盯著對方,大感興趣。
“老辦法一個。就像對待於右任,居正一樣,把他們強行弄去台灣。目前,川西決戰在即,須有劉文輝等川康軍入合作,總裁不妨出麵邀請熊克武,但懋辛、劉文輝、鄧錫侯等人共進午餐,當場逼他們表態把家屬送去台灣。名為關懷。實則扣作人質。這樣一來,這幫人諒不敢輕舉妄動。然後,以合署辦公的名義統一集中到胡宗南那裏,軟禁起來,待形勢穩定後,再作處理。”
“唔!唔!”蔣介石點點頭,喉嚨裏發出含混兩聲。這種方案,正是其排斥異己慣用的手段。
“總裁!”王陵基已經恨不得馬上就實施他的方案,。攘外必先安內,不能再讓劉文輝這些川康軍人興風作浪……”
“我知道了。”蔣介石眉頭越皺越緊,矛盾心情躍然臉上,回話時卻顧左言他,“今天就談這些吧。我已安排好了,俞局長和穀部長送送你。回去後,與壽山多聯係,非常時期,萬不可掉以輕心。”
王陵基張著嘴,頓即愕然。
“方舟兄”蔣介石掃他一眼,揮揮手,一字一頓,“不可性躁心急,內外憂患相逼而來,若不敬請知命,何以擔當未來重任?”
王陵基明白過來,知趣地走出門去。一股冷風吹來,他深吸幾口清涼的空氣,感覺輕鬆了許多。蔣介石雖未明確表態,但多年的宦海沉浮使他深信,這次交談很成功,既向蔣介石表明了自己的心跡,又將劉文輝等宿敵狠狠打擊了一下。尤其是清算劉文輝、鄧錫侯的。東窗之計”,蔣介石肯定是滿意的。
果然,軍務局長俞濟時和組織部長穀正鋼正恭候著他,倆人簇擁著直將他送至臨時官邸的小院門前。
“方舟兄”穀正綱笑容可掬,“在全國將領中,委座特別器重你。今天,你可是第一個留下來談話的,足有40分鍾時間,總裁對你寄予了中興複國的殷切期望。”
“彼此!彼此!”王陵基臉上泛著紅暈,有些得意地說:“困難識忠臣。我位撮封疆,又居川西決戰之中心,替總裁分憂是責無旁貸的份內事。”
俞濟時則拍一把他的肩,用手指指黃埔樓,“總裁一身而係黨國安危。擎天大柱,人人仰止。方舟冗不同劉自乾他們,為總裁和中央深知。總裁安危,黨國複興,你我責任匪輕,市區秩序,交通和飛機場務請特別注意。”
王陵基原本就沉醉在與蔣介石談話後的快意中,又見倆位總裁重臣如此抬舉自己,更覺滿意。
“不過。”俞濟時熱情的態度驟然冷了下來,“兄弟有句話還是要講,陳儀和張鎮是前車之鑒,後車之轍,方舟兄善自珍攝!”
陳儀是國民黨浙江省主席,原有棄暗投明之心,策動國民黨淞滬部隊起義時,行事不周,為弟子湯恩伯告密,蔣介石將其秘密拘押,後被殺於台灣。憲兵司令張鎮因為開罪蔣介石,此時被關押在台灣。1950年,被殺於台北。
王陵基正要謙遜兩句,不料對方話語中綴出這麼一段尾巴來,不由得一股涼意由頭到腳,襲遍全身。
(九)
1949年12月1日,成都的冬天,陰雲密布,雖至中午,然天象氣氛與黃昏別無二致。
早上,蔣介石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吩咐軍務局長俞濟時等,他要親赴劉文輝公館。隨後侍從室剛剛打完電話。這邊,蔣介石旋即起身,帶著張群、王陵基,俞濟時、穀正鋼等黨同要員來到新玉沙街劉公館。劉文輝毫無準備。
“君臣”相交二十幾年,都是在鉤心鬥角,絞盡腦汁的鬥爭中走過來。用一句話來作個不恰當的比喻,倆人就像太極高手過招,蔣介石對待劉文輝外表風乎浪靜、平複自然,實則綿裏藏針,寓剛於柔,招招式式,致人於死地。而劉文輝則不露聲色,使出太極推手之勢,巧用內功外力,以四兩而拔千斤,回回能巧妙躲過暗劫,回旋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