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鬥智鬥勇(3)(1 / 3)

(六)

周恩來致電劉文輝,促其立即行動。

“明晚6時,盛文部準時來接替城防……過了那時候,我就幫不上了。”劉文輝一聽,霎時呆住了,“今天,共產黨給了我們出路,切不可放棄……”“主任不會領我們去跳崖。”鄧錫侯夜半謀起義;

“打紅軍我比你更有份……”劉文輝開導鄧錫侯,張群離蓉前托母,“可憐我80多歲的老母,麻煩各方不要為難她,”

“北校場有出戲,武行山如來佛計賺孫悟空”,“這不分明又是出《四望亭》嗎?”鄧錫侯急得衝口而出。

冬季的成都氣候格外寒冷,天剛黑,劉文輝便入臥書房,滿腹心事。

送走張群,雅安的24軍代軍長劉元宣便差人送來了中共代表王少春的信。

劉文輝急忙展開信一看,卻是12月5日中共中央發來的電報。那便是日後載入史冊的“周恩來關於告劉文輝等應即行動致王少春電。”

雅安王少春同誌:

陷、冬兩電均悉。重慶解放,川局即將改觀。望即轉告劉自乾先生,時機已至,不必再作等待。蔣匪一切偽命不僅要堅決拒絕,且應聯合鄧(錫侯)、孫(震)及賀國光諸先生有所行動,響應劉、鄧兩將軍11月21日的四項號召。行動關鍵在勿念成都,而要守住西康、西昌,不讓胡宗南等軍侵入:萬一侵入,應步步阻擋,爭取時日,以利劉,鄧解放軍趕到後協同殲敵,劉先生對此意見如何,望即複電。

周恩來

12月5日

劉文輝將一紙電報讀得發燙,口中喃喃自語:“切不可誤了周公殷殷相期之大事。”

鄧漢祥聞知後,忙在電話中隱語相告:“自公,這就好比一副麻將桌上的滿貫牌,你該胡了喲!”

胡牌出局,正是時候。想到周恩來電文中要求:“行動關鍵在勿念成都,而要守住西康、西昌……”劉文輝密藏好電文,親自擬好了讚同周恩來指示的回電,交與雅安來人發往北京。然後,他忙令副官去兒子的報社將他接了回來。又命管家將貴重東西收拾停當,便讓九旬老母和妹妹坐以等候。

下午,夫人楊蘊光托著煙盤走進來,見他失神沉悶的佯子,心痛地勸道:“自乾,你在屋裏悶了一天了,抽口煙吧!。

劉文輝皺著眉,頭也不抬,擺了擺手,側身撲在桌上撥通了鄧錫侯的電話:“晉公,鳴階給你說了嘛?舍侄從雅安有音訊來。”

“鳴階剛走。”電話中傳來鄧錫侯嗡嗡的聲音;“我知道音訊了(意指電報),你看啷個辦?鳴階勸我們胡牌。”

“推倒胡,必須走這一步。我身體不適,準備讓老母,舍妹連同內子先去親戚家暫避。我本人並同犬子去另一住處。今晚就行動,不可再耽誤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自乾,成敗在此一舉,一年時間的奔波辛勞,全在這一錘子的買賣上。”

“晉康,”劉文輝回頭望望夫人,忙將電話換在另一隻耳旁,“舍侄元琮已派來一團人馬在武侯祠內駐進了。屆時,全可遮風避雨。”

“行!我已部署好了部隊,手下的師、團長乃至連,排長大多傾向於我們的行動,一旦我們攤牌便將兩家人(指部隊)並在一起。按中共代表的意思辦,控製成都或者迎接大軍西指,然後通電全國。”

“按周公的電報精神做。但是,目前東路解放軍已越過內江,很快即到達成都,我們不如就暫避武侯祠內,以期接應。”

“不可”,鄧錫侯在那邊斷然否認,“武侯祠乃當門大道,胡宗南等退卻時必經之路,在所必爭,隻須兩顆大炮彈,一顆飛機炸彈,就把我們解決了,還連累了孔明先生,我主張退彭縣,那裏距成都較遠,進可以會合解放軍對胡作戰,退可以固守山地,與中共地下工作人員和進步人士也方便聯係。”

“行!”劉文輝爽快應承道:“不多說了,就這樣定,我們各自暗中準備周密點,一旦瞅準時機,乘機出走成都。”

放下電話,劉文輝站起身,發現夫人端著托盤,立於一旁,滿眼淚水充盈。他心中不禁一酸,忙扶夫人坐下,動情地說:“蘊光,這些年你跟我東奔西藏,受苦了。現在的情況不便給你們婦道人家講。這樣,你帶著老娘和幺妹到外麵耍幾天。日子不太平,彥兒和我走。至於家中,有管家在。等過了這段時間,我再來接你們。”

楊蘊光是其三房續弦,大邑塘場一殷實人家的子女。早先,劉文輝的元配患有精神病,住在安仁老家。再續李氏,生下長女劉元愷,擇中的夫婿為24軍副軍長伍培英。李氏與劉文輝原本夫妻恩愛,不料戰事顛簸中受了驚嚇,自產下長女後,不曾再育一女半男。為此,李氏忐忑不安,經她與劉文輝大哥的再三勸說,劉勉強同意。李氏親自操持續弦了楊蘊光,後與女兒住在另一公館。楊蘊光嫁與劉文輝後,生下長子元彥,由於知書達理,常被劉文輝帶著出入官場,掌管最核心的機密文電。

正說著,劉元彥推門闖了進來“爸!這麼晚了,明天叫我不行呀。”

劉文輝愛憐地望了一眼,眼中溫情流連。自。二劉大戰”失敗後,他雖將侄兒劉元宣托與軍權,卻多次聲彌“決不讓子女學軍事。”眼下,兒子大學畢業了,進了一家報社當記者,總算了卻了心中夙願。

“彥兒,”劉文輝一把拉過兒子,“你是記者,憑職業敏感也能分辨出今天的形勢。今夜你和我一起走,這裏不能再住了。”

劉元彥瞪大吃驚的雙眼,這才明白事態的嚴重性,他懂事地點了點頭,便擁著母親出去了。

望著妻兒的背影,劉文輝心中如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原本嚴重的哮喘在這要緊的關口又加重了,剛才撫慰妻兒,他差點忍不住落下淚來。他劉文輝雖是行伍出身,然而如今處於人生界定的分水嶺上,怎能割舍下骨肉親情,當然,幾十年經驗告知他,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乃大丈夫也。這等時刻,更應臨險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