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炮擊讓薩摩藩的士兵大吃一驚,他們之前並沒有發現琉球人手裏麵有火炮,怎麼這個時候從敵人的後方還飛來了一頓炮彈,日本士兵的追擊勢頭為之一滯,琉球士兵這個石宏盡管嚇得肝腸寸斷,他們也不知道是哪裏飛來的炮彈,但是眼下最要緊的是先逃命再說,於是趁著日本人猶疑的時候琉球的士兵們都跑光了。

島津久光這個時候並沒有下船,他聽到了戰場上傳來的炮聲詫異的看了一眼自己這邊的炮兵陣地,日軍這一次攜帶了許多大炮,盡管這些火炮都比較沉重而且難以搬運,但是日軍日後攻城要用得著他們,所以島津久光就帶了不少來,荷蘭人賣給他們的十門紅衣大炮他自然是要全部帶來的,這東西可是日後攻城的主角。

日本炮兵們這個時候肯定是沒有開炮啊,他們也隻是在日軍搶灘登陸的時候開了一下炮將灘頭的琉球士兵們嚇跑了而已,這個時候日軍的士兵們已經抄起大刀長矛去攆琉球人的屁股了,他們再開炮那就得打著自己人了,琉球人早就跑出了他們的射程範圍了。

島津久光自然是什麼都沒有發現,他心裏麵稍感到疑惑,難不成是琉球人的援軍攜帶了大炮的?就在他疑惑不已的時候,島津久五郎這個時候已經率領著海軍艦隊返回了登陸的地點,他派出了士兵將自己在海上的見聞以及自己的擔心彙報給了島津久光。

島津久光知道島津久五郎的性格,這是一個不肯吃虧的家夥,為人也十分精明,既然他感覺琉球人的援軍有點點來頭不對,而且海軍又很強大,那麼這群人的陸軍是不是也跟他們的海軍一樣強大呢?

他不想像島津久五郎那樣一炮不發就撤軍,他決定試一試,況且陸軍的靈活性要比海上的戰船要靈活許多,一旦形勢不對撤兵就是了,損失也不會大到不可接受。

日軍還是集結,在島津久光的命令之下,日軍的炮手開始將沉重的火炮向前轉移,後續的部隊這個時候也做好了上戰場的準備。

明軍隻有三千人,因此在琉球的軍隊全部撤下來了之後,兩支軍隊這時候已經終於能夠麵對麵的站在一起了。

項玉觀察到了日軍士兵們開始向前線轉移火炮,看他們的這架勢,似乎想和明軍打一場陣地戰,項玉看了一下地形,明軍所處的位置位於一片海灘之上,四周沒有什麼可以隱蔽或者躲藏的障礙物,因此如果等到日本人將火炮移到了他們的射程之內之後,明軍勢必要遭受重大的傷亡,他手中隻有三千人,日軍卻有一萬餘人,跟日軍打消耗肯定是不劃算的,況且明軍的火炮的射程要比日軍的遠上許多,就算是相比於日軍的進口紅衣大炮也要遠上一倍有餘。

項玉看到日軍士兵們在距離明軍兩公裏之外的海灘上麵集結,顯然是將明軍的火炮的射程錯誤的估計了,因此他決定對日軍的步兵們進行炮擊,先給日本人一點顏色看看。

明軍火炮手們將火炮的炮彈換成了散彈,這種炮彈這個時候已經又做了一點點改動,將裏麵的鐵片換成了鋼珠,這樣可以提高散彈的殺傷效果,尤其是在日軍裝備了鎧甲的前提下麵,鋼珠的破甲效果要比鐵片稍微好一些。

明軍陣中這個時候的火炮數量並不是很多,隻有二十九門,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火炮在運輸船上麵沒來得及卸下來,但是日軍目前的陣型十分密集,就算是隻有二十九門火炮也能對日軍造成巨大的殺傷。

其實這個時候雖然火炮已經問世了接近四百年,但是由於開花彈也就是明軍所使用的散彈還沒有普及,一般的火炮都是使用的實心彈,所以步兵們的陣型還是比較密集,在這種情況之下,士兵們遭受使用散彈的火炮攻擊會產生巨大的傷亡,因此在後來逐漸出現了步兵的掩體和散兵陣型,用以規避火炮和對士兵殺傷力更大的機槍。

隨著二十幾聲炮響,明軍的炮手們完成了一次齊射,日軍的人數比較多,陣型的麵積很大,所以明軍為了保證炮擊的突然性,並沒有進行炮擊之前的試射定位,而是直接一股腦的將炮彈傾斜到日軍的頭頂上去再說。

炮彈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從天而降,狠狠的砸在了沒有絲毫防備日軍的陣型中間,在劇烈的爆炸聲中日軍士兵們遭受了慘重的打擊,無數的士兵們被爆炸的氣浪掀飛,更多的士兵們則被炮彈中迸飛的鋼珠擊穿了身體,嗆人的煙霧、彌漫的血霧、騰起的水霧交織在一起,夾雜著日軍的呼喊、慘叫、哀嚎、痛哭聲,海灘上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日軍的陣型完全混亂了起來,這對於明軍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機會,項玉自然是不會放過的,明軍士兵們開始了先前推進,而炮手們仍然在向炮管裏麵裝填炮彈,他們在對日軍造成持續的殺傷,以較少明軍推進所遇到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