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朝議(1 / 2)

這是屬於於謙的時代,瓦剌大軍來勢洶洶,整個朝廷都在仰仗著於謙。

包括朱祁鎮,他雖然無甚主見。甚至在朝堂上略顯驚慌失措,尤其還對梁凡不待見。

但朱祁鎮知道,於謙是個好人,他是個忠臣。如今朝廷眾臣上上下下都在依仗這於謙,甚至英國公張輔這樣的一品大員,都對於謙這個區區兵部左侍郎言聽計從。

朱祁鎮窩在後宮,卻將權利全部放給了於謙。這樣,於謙就能放手大幹一場。

梁凡沒有過多的幹涉,因為他知道,也先遇到於謙,會敗得很慘。

安北伯梁凡,成了於謙的至交。於謙對這個安北伯學識之淵博也是感到深深地佩服。

重要的是梁凡夠聰明,除王振,土木堡擊潰瓦剌,朝堂扇呼群臣打死馬順,這些看起來都似乎是許多巧合。於謙卻知道,這正是梁凡的聰明之處。

看似一場不經意的巧合,實則都是故意為之。

安北伯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督促軍器監改良火器,這點梁凡猶豫過。

這個時代,太先進的武器對於大明來未必是好事。

時代越是往前,梁凡這種感覺越強烈。

你讓秦朝的士兵端起步槍,也許會把他們帶入滅亡,不允許出現這種發展過快的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武器。

因為你的文明還難以掌握這種先進的技術,所以步槍梁凡不想做了。

但是他可以改成燧發槍,況且步槍要求太高,還需要改進冶鐵,加工子彈,車床等等一係列東西。

這都是需要時間的,而梁凡最缺的就是時間。他想回到崇禎年代,去看看長平公主。

本來狗娘養的係統給的任務可以讓他回去,可梁凡不想回去的時候光著屁股,那樣他的臉都丟盡了。

於是他隻好忍住,完成任務前暫時先不回去了。

這是一個屬於於謙表演的時代,梁凡做的未必比他強。所以,他隻是負責研發火器,保衛北京城的重任還是於謙。

於謙決定,原京軍三大營(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精銳改製。每營設都督一,號頭官一,都指揮一,把總十,領隊一百,管隊二百,於三大營都督中推一人為提督。

戰鬥力瞬間飆升。於謙請朱祁鎮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府,依次經營籌畫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隨後,於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

調兵,這事還是需要朱祁鎮親自頒旨,於是各路勤王軍往京城開拔。

可還有一個難題擺在了麵前,那就是糧食還有武器。

數十年不識兵戈,軍中竟然武器稀缺。於謙一麵令工部製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輒、張儀、雷通分兵據守九門重要的地方,軍隊駐紮在外城的外麵。

通州,囤積大量糧食。可因也先進攻速度過快,通州岌岌可危。

一些官員提出,將通州屯糧全部燒了,堅壁清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