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是現代詩,現代詩很自由,不需要工整,隻要押韻,有意境,大體就可以了,任思路自由飛翔。”
“不需要對仗?”
“就是!不像古詩那樣太規範!”
“嗯,沒有我們那個時代那麼難,但是,韻味差多了!”
“你們是哪個時代?”
“唐朝。”
“啊,您是從唐朝來的,一千多年了啊?失敬失敬!”
“是啊,剛到這裏!”
“那你不是走得很累啊?走了一千多年!”
“不累,我是穿過來的,很快!”
“哦,知道了,現在穿越劇太多了,唐朝的也穿過來了!”
“就是,我也是與時俱進嘛?從唐朝穿過來看看!果然新鮮,這個時代寫詩不需要工整和對仗了!”
“請問先生是唐代的誰啊?”
“李白!”
“啊!”書生立刻暈倒。
李白把書生扶起來,“我沒有這麼嚇人吧!”
“詩仙來啦!”人們奔走相告,消息很快傳遍全綿陽市。
來楊家山的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都來看詩仙。
“其實,我是第二次見李白了。”有個人自豪地說。
“為啥?”
“第一次是在市中心醫院,那次,他在那裏住院。”
“哦!”
李白看到了人們對詩歌的熱愛,看到了自己家鄉的詩歌基礎,決定接受詩歌學會的邀請,擔任名譽會長,培養更多的“詩仙”。
在李白的努力下,綿陽的農村、工廠、機關和學校,到處都是詩的海洋,一個群眾性的詩歌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湧現出了大量的“小詩人”。
每到中秋之夜,李白就要邀請眾多的詩人到自己鑄就的一個望月台,舉行憶嫦娥、看中秋、賞明月詩歌會,會上,李白總是深情的望著浩瀚的太空,抒發對月亮的深情。
在“冰清月藍心靈旅遊會所”,通過多次的心靈旅遊,蘇東坡的心情愉快多了。告別了心靈師江南,蘇東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四川眉山。
剛到三蘇祠,新來的館長並沒有認出蘇東坡。“進這裏參觀需要買票!”
“票價多少?”
“47元,預定是40元!”
“我回我的家,還要門票?”
“這是你的家?”
“是啊!”
“你看好,門牌上寫的是三蘇祠博物館,老同誌!如果你有老年證還是可以免費。”
蘇東坡哭笑不得。“我在這裏住了一千多年了,從北宋就住起,從來沒人收我的費。”
“你在這裏住了一千多年了?吹嘛!你是誰?”
“我是這家二公子,蘇軾!”
“你是蘇軾?身份證拿來看!”
“我是宋朝人,那個時候沒興身份證。”
“沒興?那就是冒牌貨!”
“冒牌貨,這樣子,叫幾個人來跟我作證,看我是不是冒牌貨,來,到蘇軾坐像前來!”
大家跟他到蘇軾坐像前,看他要幹什麼。
隻見蘇東坡,一個“穿”字,嘿嘿,就化身成蘇軾坐像坐在那兒微笑。
“怎麼樣?冒不冒牌?”蘇東坡在坐像裏喊話。
大家麵麵相覷,館長更是莫名其妙。
不一會兒,蘇東坡又從蘇軾坐像穿了出來。
“咋樣,冒牌不?哈哈哈!”蘇東坡大笑。
大家齊聲高喊:“恭敬蘇仙回家!”
門外,聽說蘇東坡回來了,一擁而進,來看蘇東坡真身。雖然,有些蒼老,畢竟有蘇仙骨氣。
此事,迅速傳遍整個眉山市。眉山市的父老鄉親紛紛來看蘇東坡。
有一位眉山人當場朗誦起詩來: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借問客從何處來。
“這是賀知章的詩,不是蘇仙的詞,真是的,在魯班門前耍大刀!”有一看客相譏。
“沒啥,隻要不是張飛殺嶽飛就行!”蘇東坡笑道。
“應該朗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才對!”有一個青年如是說。
“是啊,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東坡又感慨起來。
大家看到蘇東坡眼圈都紅了,以為蘇仙一路奔波,走了一千多年,沒有休息好,就各自散了,好讓蘇仙早些休息。
老峨山的“淙淙道人”這幾天很忙碌。來山上求仙求道的不少,甚至還有異人加入這個隊伍。
人在增加,山廟也要擴建。政府批的地不夠,就隻好在八仙群島擴建分廟,因此,“淙淙道人”在老峨山和八仙群島之間來回奔波。
到了三月初三,是玄天上帝的誕生日,也是王母娘娘娘的誕生日。天上人間都在祝壽。
玄天上帝,就是真武大帝,即北方之神玄武,起於宋朝,他是盤古的第三個兒子,曾降世為伏羲,為龍身,即華夏的祖先。玄天上帝的聖地在武當山,而張三豐是武當派的開山祖師,“淙淙道人”又是張三豐的百代傳人。所以,三月初三就是老峨山的大節日。
一大清早,來山廟朝拜的人無數,都希望得到玄天上帝的真傳。
傳說張三豐北赴汴京途中的一個夜晚,夢見玄天上帝降臨,向他傳授拳法,次日黎明,一群強盜攔住張三豐,他使用玄天上帝傳授的拳法,打得強盜滿地找牙,從此,張三豐以拳技名揚天下。
“淙淙道人”的拳技也是獨門衝,至於他的“解仙散”,則是自己獨創。
在一群朝拜人中,來了一位神情飄逸的“道人”,拜過玄天上帝後,就在老峨山轉悠。
“淙淙道人”主持完拜祭大典後,就覺得今天的大殿有一股仙氣飄來,必然有高人蒞臨。
在山門外,“淙淙道人”看到這位“道人”神氣飄逸、豪爽,非一般常人可比,就問:
“仙人讀的什麼書?”
“道法自然!”
“既是道法自然,何不自然而然?”
“要自然而然,先玄地開山!”
“玄地已成,宗已道為!”
“請問道號?”
“道號簡單,海上鐵冠。”
“原來你就是宋朝威名遠揚的鐵冠道人,久仰久仰!”“淙淙道人”握拳相抱。
“張三豐傳人,失敬失敬!”
“在三蘇祠,看你神態自如,栩栩如生,今天果然再生!”
“虛晃光景,已有一些時日了,如今,回到家鄉,拜謁玄天。”
“既已回家,何不光宗耀祖!”
“目前尚無耀祖的設想,隻想為華夏的飲食文化,做一些有用之處。”
“說到飲食文化,如今華夏時興養生和素食。可以通過此條途徑,一可以光宗耀祖,二可以與時俱進,樂哉樂哉!”
“果是三豐高傳,可去眉山傳拳布道,讓更多的華夏人能夠防身防盜!”
“甚好甚好,聽說沿海瑜伽養生,我們來個拳食天府。”
“要得要得!”
兩位道人抱拳相握,就定下大計。
不久,在眉山市,一家新的公司開張,取名“三豐東坡文化公司”。
這個公司的業務十分奇特,既有飲食文化,又有道學文化,還有拳劍競技。裏麵的嫦娥豆腐西施,那是吃客高朋滿座,道家老子,易經八卦,預測成群,三豐拳術,飲食養生,應有盡有。
在岷江畔,水天花月,蘇東坡築起了望月台,每到佳節,就會在望月台舉行仰望廣寒宮詩詞歌舞集會,集會上有嫦娥月餅、東坡泡菜、豆腐西施、吳剛桂酒、玉兔纏絲等餐飲,也有小蘋果、忠魂舞、舒廣袖等壩壩舞作伴。同時,“淙淙道人”會帶來三豐拳和太極劍等武林表演。共同相思一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