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杜甫辭官之謎(1)(2 / 2)

這杜甫就很傷感了,為什麼呢?他貶官的時候,離開長安的時候那門是金光門,這個很有反瘋的意味,當年他從長安逃出來,去投奔唐肅宗的時候,逃的時候逃的那個門是哪個門呢?也是長安的金光門,現在被皇上貶出去了,也走的是金光門,但是他想了,這次離開長安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因為什麼呢?因為像房?、像嚴武這些人,都跟杜甫原來是布衣之交,就是原來大家都沒做官的時候是好朋友了,實際上杜甫能做官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這些過去的老朋友,你想房?做宰相,給杜甫一個七八品的官,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所以,現在對杜甫來講,這是一次全麵的打擊和失敗,整個皇帝對這一層的人,都展開了一個清洗的過程。

畫外音:對人生信仰,政治理想的執著追求是杜甫個性的一大特征,杜甫在詩中也稱自己是“乾坤一腐儒”,這是對他自己這種近乎於迂腐的人生觀的真實寫照,而麵對現實與理想的巨大落差,杜甫能否承受住官場失意的打擊呢?政局飄搖,宦海沉浮,他的信念會有所改變嗎?被貶官之後的杜甫還會遭受怎樣的境遇呢?

杜甫到華州,就是現在的陝西省的華陰縣,華山的所在地,做了一個小小的司功參軍,官不大,事情多,而且特別麻煩,他寫了一首詩,這詩裏麵說什麼呢?說“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每愁夜中自足蠍,況乃秋後轉多蠅,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用仍,南望青鬆架短壑,安得赤腳蹋層冰。”什麼意思?正是七月份的時候,最熱的天氣的時候,吃飯我都吃不下去,晚上睡覺那蠍子就從牆縫裏爬出來了,蒼蠅多的不得了,束帶發狂,就是老在腰裏紮帶,因為他穿著官服呀,發狂大叫,這些文書來來往往,來來往往就沒個完,遠遠的看到山裏的青鬆長得蓬勃,鬱鬱蒼蒼,想著什麼時候不做這個官了,到山裏麵去在那個冰麵上奔跑,多暢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