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1 / 2)

尊敬的柯岩老師:

我最近讀了一本好書,我跟您毫不誇張地說,它影響了我的一生。因為我以前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凡是小孩愛玩的,我沒有不會的,打起遊戲機來簡直不要命!可那天我到一個阿姨家去玩,隻見他們一屋子人靜悄悄地在聽阿姨念書。我不好意思鬧,就坐在角落裏等她念完。沒想到聽著聽著,我就整個掉進去了,眼淚忍也忍不住地一個勁兒地流。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堅強和偉大的人,有這樣悲壯的生活呀!這本書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文選,阿姨念的那篇文章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從一歲時就雙目失明,可她那樣頑強地學習,克服了種種困難,直到成為一個作家。她是那樣熱愛生活、渴望光明,假如她能看見三天,她首先要拿來看一切幫助過她的好人,然後就去博物館、劇院和大街,去吸收和領略人類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去領略大自然和一切人性的美。可我呢,一直非常健康,在富裕的生活裏長大,卻白白地大睜著兩眼,光知道玩兒,還整天怨東怨西,老不滿足。我越聽越慚愧,越聽越感動,等她念完之後,我像搶似的從她手裏奪過那本書,就默默地讀了起來。我在那個角落裏一動也不動地讀著,直到阿姨拍著我的腦袋,笑眯眯地又遞給我一疊書,有《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保爾·柯察金》《真正的人》《克雷洛夫寓言》《湯姆叔叔的小屋》《一百個博士的少年情》等。從此,我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日以繼夜地讀起書來。可您能想到嗎?媽媽卻不許我讀,說是馬上要畢業了,可不敢耽誤了功課,還告訴了我的班主任,請他在學校裏也監督我!可我已經離不開這些書了,我不光覺得整天玩兒沒意思,就是每天“分兒,分兒”的日子也統統是那樣無聊,隻有這些書才能使我的心明亮,使我的生活有意義——於是我每天夜裏等媽媽睡了之後,打著手電在被窩裏讀。可是我好困啊!上課時也打起盹兒來,於是媽媽和班主任就把我管得更嚴了。我真痛苦呀!您說說我可該怎麼辦呢?

一個剛看見光明又被迫回到黑暗的羅亮亮

親愛的亮亮:

我真高興,小小的你,曾經是那樣貪玩兒的、打起遊戲機來竟可以不要命的你,竟會為媽媽不讓你讀課外書而“真痛苦呀”!

當然,媽媽有媽媽的道理,你馬上要畢業了,為讀課外書而影響學習,自然是危險的。因為這可能會讓你無法通過畢業考試,更不要說是每個家長都盼望的讓孩子能考上重點中學了。這不是你一家的矛盾,而是普遍的矛盾。我想,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首先是你要擺正功課和課外書的關係。你還在學基礎知識的小學階段,完全丟開功課去看課外書,當然會讓媽媽和老師擔心,因為這對你打好學習基礎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後你順利地讀完中學和大學的課程都有關係,你想媽媽會放棄管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