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禹國天曆三百四十三年
京都鳶城
皇宮
六月二十九這一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因為今日是天禹國新帝登基後上朝的第一日,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不過是多了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但對於天禹邊陲各國來說便是頭等大事,在得到消息的時候各國便開始忙碌起來,如此殷勤的目的不過是想求個安寧。也不知是從何時開始形成了不成文的慣例,各國年年進貢,好在天禹國以仁義治天下,強而不欺,轉眼已是一百多年過去了,時光荏苒,但這種慣例卻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早朝過後金鑾殿上終於平靜下來,司空隱懶懶的坐在龍椅上,修長的手指輕敲著扶手上的龍首雕刻,聽了一早上的祝賀之言耳朵都要起繭子了,偏偏這些個大臣一點兒眼力見都沒有依然囉囉嗦嗦的說不個不停,若非接下來是各國使臣進貢的時間,隻怕他的耳朵還得多受荼毒。
站在一旁的小太監錦衣花翎,眉清目秀,小小年紀卻透著一股子世故的機靈,此人名叫何念,大內總管,從七歲進宮之後便一直跟在司空隱身邊,絕對的心腹。
一看到司空隱皺了眉,何念心中頓覺不妙,連忙上前揚聲宣道,“皇上有旨,有請各國來使覲見!”
高呼之後,門口的侍衛跟著高喊,一聲迭一聲聲傳至外,很快各國使臣在大內侍衛的帶領下走了進來,衣著舉止各不相同,一時間打破了殿內沉悶索然的氣氛,眾人的目光不自覺的被吸引了過去,品頭論足,議論紛紛。
那幾人走到大殿正中央,同時頷首行跪拜大禮,高呼道,“雁南國林恭,北楚國宋耐,西越國傅恩,扶東國孟擒,桑落國莫少空謹代代表我王及上下臣民恭賀天朝皇帝登基大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司空隱見狀輕輕勾唇,語氣溫和卻自有一股威嚴,“諸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請起。”
“謝皇上。”五人叩首謝恩站起身來,方才站定,宋耐便第一個人站了出來,拱手道,“啟奏皇上,我王近日事務纏身無法親自前來進賀,因此差臣下送來賀禮聊表心意,恭祝天朝國運昌盛!”
又是例行獻禮的時候了麼。早已對此麻木的司空隱並沒有什麼興趣,轉眸看了一旁的何念一眼。
何念會意,上前道,“多謝北楚王,也請宋大人將我們陛下的謝意傳達至北楚國。”
宋耐拱手致意,隨即轉身朝門外示意,很快便有兩人將一方寶盒抬了進來,盒子由烏木雕刻而成,盒身光若明鏡,隨著步履搖曳光影流動,一方寶盒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對盒中之物猜測紛紛眾說紛紜。
兩名侍衛將寶盒放下之後退了下去,宋耐走到寶盒前伸手拉開了蓋子,隨著蓋子打開盒內閃爍出一道七彩光芒,宛若彩虹一般,眾人頓時一陣驚奇,可當盒內寶物的真麵目顯露出來時反應卻消失了。
“不過就是個夜明珠罷了,還以為是什麼了不得寶物呢!”
“就是……也不過爾爾。”
“看起來的確是個普通的夜明珠,不過這夜明珠的光亮與別的夜明珠不同,竟是絢麗的七彩光芒……”
“夜明珠見過不少卻不曾見過如此奇怪的,世上竟還有能發出七彩光芒的夜明珠,該不是真的是什麼寶物罷?”
聽著眾人的議論聲,宋耐滿意的勾唇,“啟稟皇上,此物乃是天下罕見的天然夜明珠,乃是一千三百多年前良國皇後之物,聽說有清心護目之功效,吾王從三十年前年前得到便一直收藏與宮中,今日以此獻給皇上,恭賀皇上登基之喜。”
這一番話讓眾大臣一片嘩然,驚歎紛紛,也更加期待其後可能出現的珍奇異寶,各個都等著大開眼界呢。
“北楚王費心了,朕很喜歡。小念子,賞。”司空隱勾起唇角,微微而笑,說著客套話視線卻始終沒在夜明珠上停留過。
“謝皇上隆恩。”得了這話,宋耐長長地舒了口氣,心滿意足的退到一旁觀戰去了。
“林恭拜見吾皇萬歲,我王身體不適不宜長途跋涉,因此未能親到祝賀還望皇上贖罪。今日我王特派微臣送來賀禮九龍血玉屏風一幅,恭賀皇上登基大喜,萬福金安。”林恭上前行禮,介紹完畢命人將賀禮抬了上來,隨著布帛掀開,豔麗的血紅色美的令人屏息,溫潤妖異,上麵畫著一副彼岸花圖,黑色的線條極為細膩,一筆一劃恰到好處足見功底,黑與紅交織其中,黑色的空餘部分交織成了花朵,如血,如荼,一種難以形容的妖美,神秘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