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斯巴達克方陣”(3)(1 / 3)

“有可能。”“撞上以後,你們打起架來,然後兩人一起進了派出所。然後那個撞你的人就放出來了,你在裏麵還得受一點苦,這有可能嗎?”“有可能。”“你在外麵走路,有三個人黑天白天跟著你,你害怕嗎?”陸聽到這裏,已經變色,當即表示他要離開聯想,絕不介入公司的任何事情。4月22日,公司全體員工都知道了這件事。柳傳誌先是聲明“今天是一個整肅紀律的大會”,接著異常嚴肅地宣布:“我們發現自己的身上長了一個膿包,盡管外麵表現為一個小小的膿點,但下麵是很大的一塊潰瘍麵。我們毫不猶豫地堅決地給自己動了手術。”然後他便向大家通報事情經過,抑揚頓挫,甚至連很多細節也沒有遺漏。

他當時說,孫宏斌是“有組織有綱領地進行罪惡活動”。15年之後,他回過頭來再看這件事情,顯然已經冷靜了很多:“其實後來我想一想,孫宏斌到聯想來了以後,他也沒有說一定要跟誰對著幹。他就是想形成自己的體係,覺得這是他的一塊獨立王國,誰也別管我。他的做事方法跟我的方法不同就是了。”孫宏斌於1990年5月28日被警方羈押,6月5日被逮捕收監。他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牢獄生活,左右親信兄弟也都散去。12個月後,也即1991年7月10日,海澱區法院公開審理此案,公訴人指控他“受賄”和“挪用公款”。又過了13個月,終於判決。主審法院並未認定“受賄”的指控,但卻判決“挪用公款”罪名成立,刑期5年。判決書為“(1992)海法刑字176號”,上列證據是:

利用職務之便,於1989年5月至10月間,以方便給下屬分公司購貨為名,先後截留北京聯想計算機集團公司下屬武漢、太原、青島分公司還總公司貨款共計人民幣76萬元,入到其友楊建忠個人承包的北京市海澱區通用計算機經營部賬戶內。楊建忠為購貨經營,多次動用此款總金額達134627.12元,盈利26000餘元。然而事情仍然沒有完。此後孫宏斌在逆境當中再次贏得柳傳誌的好感和幫助,以致在公司的曆史上屢屢留下痕跡,還在京津房地產市場上一鳴驚人。我們隻有把這所有的故事全都了解清楚並且相互連接,才能明白孫的故事在聯想的曆史上絕非孤立的事件,猶如唐旭東所說,“它源自現代觀念和傳統理念的衝突。”其中詳情,容我們在後麵再說。

在矛盾旋渦中整頓分公司

5月5日柳傳誌回到香港聯想,仍對北京的問題放心不下。孫宏斌引發的風波以這種方式平息,在那些深悉中國機構中人事糾葛的人看來,不會感到意外,但對柳傳誌來說卻是一個重大打擊,而且還將在日後很長時間裏麵發生影響。他在大會上讚揚過的13個分公司全都人心浮動,業務陷於癱瘓,財務方麵的混亂狀況浮現出來。如果分公司搞砸了,那麼整個聯想1990年的銷售計劃也會泡湯,在“聯想微機”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等於零。但是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他的培養新一代接班人的計劃受到重創。

他所欣賞並且刻意提拔重用的三個年輕人中,孫宏斌“暴露出真麵目”,陳恒六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卷入其中,剩下一個郭為也遭到公司元老們的質疑。郭為本來就同公司的老一代沒有足夠的溝通,這次也是搖搖晃晃走過來的。可是柳傳誌仍然信任郭為,說他隻不過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想不太通,認為對年輕人是一種打擊。後來隨著他對這件事真實情況的了解,就非常堅決地參加了工作”。作為公司緊急成立的監察部(相當於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郭為在孫宏斌一案中“勇敢地站了出來”,成為公司與公安局檢察院之間的聯係人。為了讓郭為有機會證明自己的立場和才幹,柳傳誌讓他接替孫宏斌的位置,收拾分公司的混亂局麵。

郭為迅疾離開北京,率領一個“五人小組”一口氣跑遍所有建立分公司的城市。郭為接手的是極其棘手的任務。他的第一個使命是處理那些緊急的財務問題,檢查賬目、控製分公司領導者的胡亂開支,並且追究違規行為。在當時的聯想集團,幾乎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年輕人擁有魄力,但沒有足夠的經驗。老一代人經驗豐富卻不肯涉足其中,他們深知分公司個個都是泥潭,深不可測,弄不好就有沒頂之災。郭為本來就有“公司有難,人人有責”的信念,又希望抓住這個機會修複自己在老板和公司員工中的形象。“那是一個矛盾旋渦,風險很大,”他對小組裏的同事這樣說,“很多人要跟你玩命。因為你要查賬,就可能發現他的經濟問題。”事實上,他們的確遭到那些人的威脅:在一個分公司接到恐嚇電話,叫他“小心小命”;在另一個分公司看到那位總經理隨身帶著一根警棍;在第三個分公司聽說有人要把他扔到嘉陵江裏。有一天郭的助手給他一個噴霧裝置,對他說:“這是防身武器,遇到有人加害,你就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