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覺得自己應該說點什麼,可是隻說了一句“我們一番辛苦,沒有想到……”就再也說不下去,失聲哭起來。滿屋子的年輕人全都傻了眼,隻有劉曉林還算清醒,他說自己服從公司領導的安排,到企劃部去工作,然後又用局外人的口吻替楊元慶辯解。他說楊元慶每天如何殫精竭慮,有時候固持己見也是為了公司利益。柳傳誌不理睬這些說辭,隻把眼睛盯著楊元慶。等到楊元慶平靜下來,表示接受批評,三位前輩起身離去,把一幫年輕人扔在身後。劉曉林多年以後回憶那個場麵還心有餘悸:“柳老板嚴厲起來,真是嚇人。他那天沒拍桌子,但是他這個人確實是不怒自威。”會散了,年輕人不願回家,一起出去散心,從中關村走到白石橋,路過新世紀飯店的時候,楊元慶忽然想到公司正在這裏籌備微機展覽,就說咱們進去看看還有什麼沒準備好。看完之後大家還是不肯散去,都想在一起喝點酒,說說話,於是走進旁邊的小飯館。這些人長年累月在一起工作,有時候覺得是同事,有時候覺得是朋友,現在看著心煩意亂的楊元慶,人人都想替他排遣,可是竟不知該怎麼說。
當晚回到家裏,楊元慶心緒難平,一夜無眠。第二天來到辦公室,意外地看到柳傳誌給他寫的一封長信。他後來一直將此信留在身邊,無論對於他的事業還是他的品格,這都是一股經久不熄的火焰。多年以後他從柳傳誌手裏接過公司大權,柳傳誌也迎來自己的60歲生日,楊元慶和一群年輕人前去拜壽,席間忽問柳傳誌:“那天開完會,你臨走時說要跟我再算賬,你還記得你算了什麼賬嗎?”柳傳誌笑而不答,他知道楊元慶說的正是那封信:元慶:來香港後,雖然任務繁重,但對你的情況仍不放心。自我檢查後,覺得這幾年和你溝通少,談的都是些你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客觀原因是你和我都忙,主觀原因是沒有特別注意我們之間溝通的重要性。我想利用邊角或休息時間寫信給你,用筆談的方式會比較冷靜,但我也不想很正式,隻是拿起筆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還是自然感情的隨意流露,未必就邏輯性、說理性很強,一次談不完,下次接著再談。我喜歡有能力的年輕人。私營公司的老板喜歡有能力的人才主要是為了一個原因—能給他賺錢,有這一條就夠了。而國營公司的老板除了這一條以外,當然希望在感情上要有配合。誰也不願找個接班人,能把事做大,但和前任關係不好。開句玩笑,找對象如果對方光漂亮(相當於能力強)但不愛我,那又有什麼用?
聯想已經是一番不太小的事業了,按照預定的計劃將發展到更大。此刻不對領導核心精心加以培養,將來就一切都是空話。
那麼我心目中的年輕的領導核心應該是什麼樣子呢?一要有德。這個德包括了幾部分內容:首先是要忠誠於聯想的事業,也就是說個人利益完全服從於聯想的利益。公開地講,主要就是這一條。不公開地講,還有一條就是能實心實意地對待前任的開拓者們—我認為這也應該屬於“德”的內容之一。在純粹的商品社會,企業的創業者們把事業做大以後,交下班去應該得到一份從物質到精神的回報;而在我們的社會中,由於機製的不同則不一定能保證這一點。這就使得老一輩的人把權力抓得牢牢的,寧可耽誤了事情也不願意交班。我的責任就是平和地讓老同誌交班,但要保證他們的利益。另一方麵,從對人的多方考核上造就一層骨幹層,再從中選擇經得住考驗的領導核心。
另外,屬於“才”和“德”邊緣範圍的內容是,年輕的領導者要憑他的無私,和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以及對他的夥伴的大度、寬容,自己有卓越的領導能力,還能虛心地看到別人的長處,不斷反省自己的不足,等等優良品質使人心服。你知道我的“大雞”和“小雞”的理論。你真的隻有把自己鍛煉成火雞那麼大,小雞才肯承認你比他大。當你真像鴕鳥那麼大時,小雞才會心服。隻有贏得這種“心服”,才具備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條件。當然在別的國有企業,都是上級領導欽定企業負責人,下麵一般都是心不服的,所以領導班子很難團結。我如果不提前考慮這個問題,而像一般國有企業一樣到時候再定,也不是過不去,隻不過在聯想進一步發展時,可能在班子問題上留下隱患。我是希望向這個方向去培養你的。當你由CAD部調到微機事業部,並在當年就把微機事業部做得有顯著起色時,我的心中除了對事情本身成功的喜悅以外,更有一層對人才脫穎而出的喜悅。在你開始工作後不久,諸多的矛盾就產生了。我是堅決反對對人的求全責備的。如果把一切其他人得到的經驗硬給你加上去,會使得你很難做。我們努力統一思想,盡量保證環境對微機事業部的支持。事實證明了你的能力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上進精神。
當事情進展到這一步,我應該更多地支持你發展優勢,同時指出你的不足,注意如何能上更高的台階。而你在這時候,應該如何考慮呢?我覺得應該總結出自己真正的優點是什麼?自己的弱點是什麼?到底聯想的環境給了你哪些支持(這能使你更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的成績)?主動向更高的台階邁進要注意什麼?當我心中明確了將來作為領導核心的人應該具備的條件以後,我對你要做的事是:1)加強對你的全麵了解。你自己也要抓住各個機會和我交流各種想法。不僅是工作上的,應該包括了方方麵麵的。2)加強和你的溝通,使你更了解我的好處和毛病,性格中的弱點,“後腦勺”的一麵,這才能產生真正的感情交流。3)互相幫助。但更多的是我用你接受的方式指導你改正缺點,向預定的目標前進。以上的部分我是用了星期六的一個鍾頭和星期日的一個鍾頭寫的。馬上我又要外出了,我想信就寫到這裏。下麵是我想從你那裏得到的信息:1)你是不是真有這份心思吃得了苦,受得了委屈,去攀登更高的山峰?2)你自己反思一下,如果向這個目標前進,你到底還缺什麼?等你回了信後,我再接著寫。我還從沒有用這麼多時間給年輕人寫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