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狼的適應能力最強(2 / 3)

在西班牙的山區地帶,曾經生活著這樣一群狼——主要以捕捉當地的岩羊為生。岩羊,就是指那些長期生活在岩石地帶的羊。在這個植被以及其他食草動物十分荒蕪的地帶,狼的食物選擇範圍極小,很少見到其他食草動物,因此,為了生存,這裏的狼也隻能把這種極難捕捉的岩羊當做主要的獵物。之所以說岩羊難以捕捉是因為岩羊的身體極為靈活,剛開始,狼因為跟不上岩羊的速度,所以無法捕捉它們,隻能三天兩頭被餓得饑腸轆轆的,整天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沒過多久,狼群們就意識到了生存的危機正在逼近自己,為了能生存下去,它們開始苦練攀登的本領,並以此來捕捉它們賴以生存的獵物——岩羊。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狼似乎比人類更懂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它們能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在困境中,它們積極主動地想辦法改變自己,學習捕食獵物的本領——攀登,從而讓自己更容易適應自身所處的環境,更快、更多、更有效率地捕殺獵物,進而讓自己生存下來。

狼如此,我們人類也是如此。人們的學習能力是不可小看的,隻要我們認識並適應環境,人們在學習和成長方麵具有很大的彈性。也許你覺得自己隻具有一方麵的特長,其實不是,隻要你認識並適應環境,你就會發現還有一些潛能尚未被開發出來。

尤爾加在底特律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搬到了新奧爾良。他在底特律時隻是一個鉛管匠,努力了好多年,也沒有發展起自己的事業,原因是缺乏資金。

剛搬到新奧爾良的時候,他帶著老婆、三個孩子和120美元,那是他全部的家當和資產。搬來後的第一天,他找了八家鉛管公司,可是沒有人願意雇傭他,那些人隻是告訴他人手已經夠了。

無奈,第二天他跳上了一輛公共汽車,走過了一條長長的、繁忙的大街。那條街上有幾家快餐店,他記下了窗口上張貼征聘店員廣告的店名。走到路盡頭時,他跳上了另一輛返回家的車,一路上去了四家快餐店,可是都沒有找到工作。

最後,總算第五家的經理對他有點興趣。他向那個經理保證,他工作勤奮,而且做人誠實。那個經理告訴他,薪水相當低。但他告訴經理待遇不成問題,他會為顧客提供一流的服務。

他的工作一直做得都很努力,結果在六個星期之內他成了那家快餐店的營業部經理。在那期間,他結識了不少顧客,根據顧客的要求,他改善了服務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九個月後,這家快餐店的老板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原來這個老板除了經營餐飲業之外,還有別的投資項目,尤其是在房地產方麵也搞得不錯。這個老板看他的能力很強,也很敬業,就想派他去一座有90戶的大廈當助理經理。

他當時就愣住了,然後告訴這個老板,他隻當過鉛管匠,對管理大廈一無所知。但老板笑著對他說:“我查過你在快餐店的記錄,利潤增加了83%。管理大廈與管理快餐店的道理是一樣的——樂於助人、推行計劃和委派。我想你一定能讓大廈保持客滿,準時收到房租,而且保養良好。”

結果他接受了那份工作——工資是他在快餐店時的三倍,還有一間漂亮的公寓。兩年後,他已經升為了高級經理,不久以後,他就有了足夠的錢來開創他自己的事業——創辦一家大規模的鉛管企業。

尤爾加選擇了一份很少人願意去做的工作,但他最終卻成就了自己的事業。所以從哪裏開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是要到哪裏去。即使你選擇了最不起眼的工作,如果你能讓自己的目標明確起來,那你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不平凡的事業做充分的準備,就能為自己的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認清自我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狼可以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夠強大,自然規律無法改變,隻有以“頑強”與“堅韌”武裝全身,勇於向惡劣的環境挑戰,並最終戰勝它。因為狼非常清楚地明白,隻有認清自我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自我,是“神聖的靈魂的東西”。每個人的“我”就是每一個人的自我,而每個人都應該正確地認識自我,大膽地挑戰自我,更好地塑造自我,無往而不勝地戰勝自我。

認識自我,就是要客觀地評價自己,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潛力;認識自己的生理特點,認識自己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興趣、愛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通過對自我的深刻認識,了解自己所具有的真正價值,從而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而“自我”這一命題,看來是一個很有限的東西,與天空和大地相比,是無比渺小的。但就認識的難度而言,卻又是一個無邊無際的深不可測的海洋。世上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要想全麵而深刻地認清自己,必須找到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1994年,心理學家日莫曼提出了著名的關於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WHWW”結構。即“Why”(為什麼)、“How”(怎麼樣)、“What”(是什麼)、“Where”(在哪裏)。日莫曼認為,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可以從“為什麼”、“怎麼樣”、“是什麼”和“在哪裏”這四個基本問題上來進行分析。

“為什麼”即動機,是對是否參與所解決的任務進行決策,體現了個體內部資源的特性。

“怎麼樣”即方法、策略,是對所解決任務的方法、策略進行決策,體現了個體計劃與設計的特性。

“是什麼”即結果、目標,是對所解決的任務取得什麼樣的結果和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進行決策,體現了個體自我覺察的特性。

“在哪裏”即情境因素,是對所解決問題的情境中的物理因素和社會因素進行決策和控製,體現了個體敏銳與智慧的特性。

由此可見,按照日莫曼“WHWW”結構,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具有動機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方法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結果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以及環境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這四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