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緣起(一)(2 / 2)

院子不大,圍牆裏的前院大概有四五十平方,兩個角落裏種著幾棵桂樹,還有一棵年代久遠的槐樹,在前些年搞大煉鋼的時候,差點砍了去燒炭煉鋼。還有個後院,比前院稍微大點。

原本院牆邊還有雞舍鴨舍,後院是菜地,還有個豬圈,不過後來傳說這些都是資本主義的尾巴,所以就割了,小雞小鴨小豬也上交給生產隊統一喂養。再後來,因為糧食緊張,生產隊也不養了,結果搞得大家很長時間都沒有粘葷腥。

今天龔家小嬰兒出世,龔家求了村長,弄了點肉票,買了三斤豬肉,一斤牛肉。生產完畢後已經是下半夜了,隔壁來幫忙的那戶人家的媳婦仍然幫忙做了豐盛的一桌,結果大家上桌後看到肉,眼珠子都有點泛綠了。

這個時節正是史無前例大運動的高潮時節,群眾平時除了勞動外,參加各種批鬥會也是常例了。另外,今天在龔家,就有個經常被批鬥的老頭子,叫雲弘,正是傳說中的“四舊”代表,此時還在大運動的時代,他與一些下放的老幹部和專家們一起,被打為“牛鬼蛇神”,“臭老九”,一起住在村北的“牛棚”裏。

老頭雲弘已經年過七旬,精神不錯,雙眼有神,眸子黑幽幽的,麵目和善,一頭短發,些許白霜出現在鬢角上。嗯,他解放前是個道士,道號弘雲,解放後把道號反轉,就成了雲弘,正好老頭俗家姓雲,倒也方便。

老頭平時站得筆挺,左腿有點殘疾,不過來去雖然不是那麼方便,倒也平穩。這時候他一頭短發,因為以前的長頭發被革命小將們剪得亂糟糟,象西瓜皮一樣,再到後來小將們不再歧視他之後,幹脆給他先剪了個光頭,這時候才長出來不久。

每次例行批鬥會,都會先給他戴上一塊大牌子,上麵書寫著:“封建殘餘分子”,站在批鬥台上陪別人批鬥。初時破四舊的時候,他是被批鬥主力,看管還挺嚴。高潮的時候,每天都要批鬥,有時候還分上半場縣城,下半場村子裏。時間長了,別人見他老實,就幹脆把牌子放在他住的地方,每次要開批鬥會的時候,廣播通知就會帶一句:“另外封建殘餘分子雲弘,也到批鬥台示眾”,意思是讓他自己帶著牌子往批鬥台那裏趕,到了就自己戴牌子上台,別人也不去管他。

他住的地方在北邊村口靠近村外小河的地方,有幾間小院落,一些從其他地方下放的“牛鬼蛇神”們也住在這裏。這裏也被稱為“牛棚”。往牛棚旁邊柳林裏的小路走到盡頭是一間小小的造船廠,造些載重不大,能在小河裏捕魚運貨的內河船。當然現在也很久沒有開工了,原本曬著的一些木板、木方,很多都開始風化腐爛了。

老頭的家距離大橋隻有一裏路。過橋之後就是縣城,無論是在本生產隊批鬥還是去縣城批鬥,老頭都有份,住這裏倒也方便了。

老頭中醫醫術出神入化,很多曾經批鬥他的那些小將,在武鬥出現傷亡後,給他們醫治,無不妙手回春,久而久之就贏得了革命小將們的尊敬。現在老頭除了批鬥時例行陪綁外,其他倒沒有人再說他什麼,反而是不是給他送點東西,包括抄家抄來的一些小將們不認識的古籍珍本之類的,讓老頭悄悄收藏了不少。老頭最得意的,是收藏了一位去世的“臭老九”的全套藏書,包括了一套民國時期刻印的《正統道藏》以及諸多道家典籍,是一位曾經重傷垂死的革命小將偷偷送給他的。

老頭也在今天批鬥大會之後,被龔家的主人,小嬰兒的爺爺請到家裏,預防生產出現危險,徒然生出波折。此時生產順利,皆大歡喜,龔爺爺就留下所有人吃了一頓比較豐盛的聚餐。雖然這時候大家生活水平都比較低,但是因為小嬰兒的出生,所以周圍不少人送來一些雞蛋、糯米、紅糖之類的,還有好不容易在計劃供應市場裏買的豬肉、牛肉,倒是讓大家都極為滿足。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