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來到重慶,與柳亞子第二次相聚。其時,柳亞子正與畫家尹瘦石籌備柳詩尹畫聯展。柳亞子提議由尹瘦石為毛澤東繪像,自己題詩,在詩畫聯展展出。毛澤東欣然應從。詩寫成後,柳亞子致信毛澤東,毛澤東於10月4日複信柳亞子。其時,柳亞子夫人恰好因盲腸炎住院,毛澤東信中首先便對柳夫人的病表示關心:
亞子先生吾兄道席:
詩及大示誦悉,深感勤勤懇懇誨人不倦之意。柳夫人清恙有起色否?處此嚴重情況,隻有親屬能理解其痛苦,因而引起自己的痛苦,自非“氣短”之說所可解釋。時局方麵,承詢各項,目前均未至具體解決時期。報上雲雲,大都不足置信。前曾奉告二語: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吾輩多從曲折(即困難)二字著想,庶幾反映了現實,免至失望時發生許多苦惱。而困難之克服,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此點深望先生引為同調。有些可談的,容後麵告,此處不複一一。先生詩慨當以慷,卑視陸遊陳亮,讀之使人感發興起。可惜我隻能讀,不能做。但是萬千讀者中多我一個讀者,也不算辱沒先生,我又引以自豪了。
①見《毛澤東書信選集》,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1月版。
敬頌興居安吉!
毛澤東
十月四日①
“大兒斯大林,小兒毛澤東”
毛澤東到重慶,是為了與蔣介石談判。從毛澤東的複信看,柳亞子去信中,問及了有關“談判”的種種問題,這顯然是問非該問,毛澤東當然不可能以實情相告,隻能以“前途”“道路”之語漫應之。雖然毛澤東並未正麵回答“時局”方麵問題,但對柳亞子詩的讚美,還是令柳亞子大為興奮,於是又寫詩贈毛:“潤之書來,有‘尊詩慨當以慷,卑視陳亮、陸遊,讀之使人感發興起’雲雲,賦贈一首”。詩以這樣兩句開頭:
①見《毛澤東書信選集》,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1月版。
瑜亮同時君與我,
幾時煮酒論英雄?
第一句把自己與毛澤東的關係,說成是周瑜與諸葛亮的關係;第二句則又把自己與毛澤東的關係,說成是曹操與劉備的關係。“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歎雖未發出,但“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的意思卻表達得很明顯。詩則以這樣兩句結束:
冠裳玉帛葵丘會,
驥尾追隨倘許從。
第一句是把毛澤東來重慶談判比作齊桓公葵丘大會諸侯,第二句有跟隨毛澤東參與談判之意。其實,在此之前,柳亞子在《潤之招談於紅岩嘴辦事處,歸後有作,兼柬恩來、若飛》中,就有句曰:“最難鮑叔能知管,倘用夷吾定霸齊。”這是把自己比作管仲,如果能被齊桓公這樣的人所用,就能把天下平定。在《十月六日得潤之書問佩宜無恙否,兼及國事,感賦二首,再用溪中韻》中,則有句曰:“三年待縱衝天翼,風起雲揚爾我同。”這是說自己沉寂多時,現在要與毛澤東一同大顯一番神通。讀這期間柳亞子的這些詩句,再聯係到致毛澤東信中對談判一事的詢問,不難看出,自以為有第一流政治才能的柳亞子,在這期間是十分技癢的,非常渴望能與毛澤東一起參與談判,對談判深度介入。
柳亞子雖多方暗示,欲介入談判,而毛澤東當然隻能裝作聽不懂。但我想,在這期間,毛澤東就不但感到了柳亞子的可用,也感到了他的難用。
在重慶談判期間,柳亞子還向毛澤東索詩,於是毛澤東手書“舊作”《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交柳。柳亞子寫了《沁園春·次韻和毛潤之初到陝北看見大雪之作,不能盡如原意也》,這首詞以這樣的句子結束:
君與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柳亞子屢作這樣的豪語,一定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早以詩歌頌毛澤東者,恐怕是柳亞子。1929年,柳亞子寫了《存歿口號五首》,第一首是:“神烈峰頭墓草青,湘南赤幟正縱橫。人間毀譽原休問,並世支那兩列寧。”這首詩就是將孫中山和毛澤東同時歌頌,稱為中國的“兩列寧”。在後來,柳亞子更寫了許多歌頌毛澤東的詩。但柳亞子在歌頌毛澤東時,往往與別人不同。他常常忍不住地把自己與毛澤東同時歌頌,並且是把自己放在與毛澤東同等的位置加以歌頌。這就像是在牆上並排掛上同樣大小的兩幅畫像,一幅是毛澤東,一幅是自己,然後再朝著兩幅像跪拜。換句話說,他在歌頌毛澤東時,總有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惺惺相惜,總要挾帶大量“私貨”。這種很不“得體”的惺惺相惜,這種挾帶“私貨”的歌頌,就不但會功過相抵,甚至還可能過大於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