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石油上遊工業,歐佩克成員國必須投入大量的美元資金,而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也需要大規模的投資,結果很有可能加劇世界借貸資本市場的競爭性。因此,歐佩克需要加強與俄羅斯及獨聯體國家的合作,俄羅斯的石油公司也在研究俄羅斯與歐佩克之間的合作問題。俄羅斯作為一個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雖然沒有加入歐佩克,但發展同歐佩克的關係,積極開展與歐佩克的對話,並以觀察員身份參加歐佩克的活動,無論是對俄羅斯本身,還是對整個國際石油市場都是有利的。因為俄羅斯隻有參與歐佩克組織的各種活動、進行定期協商和信息交流,才有可能對世界石油市場施加影響,以維護俄羅斯自身的利益。當主要石油輸出國努力穩定石油市場時,俄羅斯如果能夠在石油和石油產品生產及出口方麵進行配合,就有助於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和發展。
但是也應該看到,隨著國際石油資本和發達國家政府對油價控製力的加強以及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出口國的俄羅斯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歐佩克對國際油價的影響正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特別是俄羅斯常常因急需出口大量油氣換取足夠資金,對歐佩克限產保價的聯合行動不屑一顧,隻有當兩敗俱傷時才會有所收斂的做法,既對歐佩克油價穩定器的功能造成削弱,也使歐佩克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有所打折。
2003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攀升。特別是進入2008年以後,國際市場油價屢創新高,曾一度接近每桶150美元,目前已超過每桶100美元。歐盟和美國等石油消費國一直呼籲歐佩克增加產量,以平抑國際市場油價。但歐佩克輪值主席、阿爾及利亞能源和礦業部長哈利勒表示,歐佩克已在“增加原油供應方麵盡了全力,但國際市場油價不會下降”。
2008年6月22日,沙特阿拉伯在沙特吉達舉行的國際能源會議上宣布將從下月開始再次增加20萬桶原油日產量,但是其他歐佩克成員國並不願意追隨沙特增產,他們認為市場並不存在供應短缺問題,導致沙特增加產量的舉動並未使國際市場油價出現回落。歐佩克秘書長巴德裏不止一次地指責投機行為是推動油價走高的“幕後黑手”。他指出,“市場正遭到投機者的‘打劫’,並不存在供應短缺問題”。歐盟委員會負責能源事務的委員安德裏斯?皮耶巴爾格斯則敦促歐佩克取消最高產量限製,通過市場調節來緩解目前的高油價壓力。麵對2008年以來的國際油價一路瘋長,大多數歐佩克國家拒不增加石油產量的做法。暫且不管其原因和動機如何,是有意為之還是無能為力,總之,最終結果是國際油價一路高歌猛進,攀升勢頭並沒有得到遏製。當全球的石油消費國翹首期盼歐佩克增加石油產量以打擊油價瘋漲時,歐佩克國際油價穩定器的作用卻不見了蹤影。
誰是油價飆升的“幕後推手”
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後,國際原油價格進入上漲通道。特別是在2007年下半年,油價漲勢異常迅猛,漲幅超過預期,全年的累計漲幅超過了60%。進入2008年後,油價一直在100~150美元/桶之間徘徊,按不變價格計算已超過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曆史最高點。高盛公司預測油價將升至200美元/桶,甚至250美元/桶。
高油價正在嚴重拖累世界經濟,並將對世界各國,特別是給窮國帶來沉重負擔。對於誰該承擔油價高燒不退的責任問題,世界上眾說紛紜,有的將其歸罪於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上升,有的說是由地緣政治因素引起,有的說緣於投機預期,美國指責歐佩克限製原油產量操縱油價,歐佩克則堅稱美元貶值和國際投機活動推高了油價……那麼,究竟誰是油價飆升的“幕後推手”?
〖BT4〗美元貶值是直接推手
國際石油價格的漲跌與美元彙率有很大關係。決定美元彙率的因素主要是資本的流向,流向美國市場的資金越多,美元的需求就越多,美元的彙率就會上浮,反之則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