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家庭政策的理論淵源(1 / 3)

作為聯係家庭與國家的家庭政策理論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為公共領域介入家庭事務的行為提供合理性;二是為被定義為合法的介入行為找到恰當的實施方式;三是為家庭政策自身發展找到一定的動力。可以設想,如果家庭政策理論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那麼被“有相當數量的人和頗具影響力的群體或極富性格魅力的個人”認為對社會構成威脅的社會環境是“能夠得到解決或補救”的。這也正是家庭政策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本節的重點不在於從古至今細致地梳理其理論淵源,而隻是試圖從社會曆史學的視角介紹與論述在曆史上比較有影響且代表某種發展方向的理論,即新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結構功能主義以及社會衝突理論的家庭政策觀。

2.2.1 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源於古典自由主義。以亞當·斯密(Adam Smith)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形成於17世紀。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實力不斷上升和資產階級革命蓬勃興起的時期。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勞動生產率的飛速發展、經濟發展速度的迅速提高以及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增強了資產階級對新興自由市場經濟製度的信心。這使得個人依靠努力就能實現經濟自立的觀點逐漸得到越來越大的社會認同。古典自由主義進而認為,被損害者的不幸遭遇完全是其個人不努力所致,因此如果建立機製模式的社會保障製度隻會縱容這些不思進取的不勞而獲者。而這將既不利於社會團結,也不利於社會財富的持續創造。古典自由主義這種堅持“歸咎於被損害者”的社會問題解釋理論,過分地強調個人的缺陷而忽視了社會問題產生的製度原因,如“收入的不平等分配、社會分層、政 治 鬥爭、種族衝突和權力不均衡等”因素的關鍵作用。這些差異決定了新自由主義對家庭政策的發展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首先,確認了核心家庭的重要性。古典自由主義宣揚個人的價值和權利,認為自由意味著每一個人都享有改善自身境遇的不受約束的自主權。可以使個人在與家庭成員的相處中實現自身的自由,從而也能在功能上維係社會秩序。新自由主義對合作關係的重視潛在的說明,它支持的是傳統核心家庭模式。而其他的家庭類型,比如,單親家庭或同性戀家庭,則因為缺乏與他人長期而穩定的合作而隻會導致社會的衰敗。

其次,肯定了政府承擔向家庭提供幫助的責任。在古典自由主義看來,貧窮與饑餓是人們沒有努力工作、違反了與上帝契約的報應。因此,對那些貧弱者給予同情與幫助是家庭、朋友及親屬相互關係中應承擔的行為責任以及教會和社區基於對理想道德的塑造而進行的私事,它不屬政府或市場管轄的範圍。政府隻有在包括家庭在內的其他途徑都失效的情況下,才可以介入家庭領域。這種補缺式的觀點嚴重製約了家庭政策的發展。新自由主義的看法則截然相反。它認為,影響人們成功的不利條件既包括個人因素,同時也包括社會因素,因此,理應摒棄譴責受害者的傳統政策途徑。“製度性歧視產生於社會結構,這種社會結構把受壓迫的群體排除在社會資源和權力外,然後對他們的失敗大加指責”。要根除製度性歧視,必須從改革社會結構入手,這就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

最後,擴大了家庭政策的幹預範圍。古典自由主義與補缺觀點相聯係,認為家庭津貼應發放給“真正的貧窮者”,而對那些能夠照顧自己的人則幾乎不予幫助。它僅為國家提供了介入家庭領域的有限途徑,即隻有在市場與家庭的自身調節功能都失效以後,國家才承擔幫助有困難的個人與家庭渡過難關的責任。與此同時,政府不是無條件地為這些弱者提供幫助,接受幫助要滿足家計審查式的資格審查以證明家庭自身確實缺乏自救的能力。新自由主義則認為,家庭政策應該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標準方麵。獲得家庭津貼及相關服務是公民應享有的權利,國家應該為所有家庭提供基本的幫助。因此,不論個人的就業記錄和收入狀況,每個有需要的人都有權利獲得國家提供的家庭津貼。這是家庭政策的補救方式,這種計劃旨在預防問題的出現,而不是在事後進行補救。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新自由主義為家庭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但它仍然在許多方麵承襲了古典自由主義的傳統,因此也就限製了家庭政策的深入發展。比如,雖然新自由主義承認家庭有獲得國家提供福利的權利,但是並不讚同完全由國家和政府來提供福利。相反,它認為福利國家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為福利國家“給它所設想的受益者——被它界定為弱者、貧窮者和不幸者的人——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它削弱了個人的進取心和自立精神,並且在這個自由社會的基礎下醞釀出某種一觸即發的怨恨”。為了解決福利國家的弊端,因此必須選擇福利市場化的道路。這種觀點無疑限製了家庭政策在政策工具與政策動力上的發展。此外,新自由主義還強調政府隻負責提供諸如社會救助等最基本的福利,這對家庭政策客體的拓展也形成了製約。

2.2.2 社會民主主義

19世紀中期以後,社會民主主義一方麵通過對自由主義的反思得以發展壯大;另一方麵,隨著一些國家的社會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相繼執掌政權,社會民主主義走向興盛時期。社會民主主義對社團主義的側重、對充分就業的不懈追求、對福利國家的絕對強調,使之認為國家不僅必須而且應該更加深入地介入家庭生活。在救助貧困家庭方麵,國家福利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個人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無法自食其力時,國家可以伸出手來助他們一臂之力。根據這些思想,可以概括出社會民主主義在家庭政策上的主要觀點:

第一,對家庭政策起源的多元論認識。社會民主主義者采用多元視角來分析家庭政策的起源:他們認為工業化與現代化所帶來的一些社會問題,凸顯了家庭政策製定與執行的必要性。他們讚同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工人階級對資本家的反抗及為改善社會的鬥爭,是家庭政策得以擴展的主要原因。他們也肯定民主機製的作用,認為沒有民主製度,工人階級對社會福利的訴求就不能轉變為有效的政治影響力。一方麵,民主製度賦予了工人階級的代表以一定的參政議政權力,這將有利於其在議會中推動家庭政策的製定。另一方麵,民主製度保障了工會力量的增強、公眾對社會公正與團結的訴求以及社會服務機構的影響的增長,這也為家庭政策的製定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比如,為了自身的利益或弱勢階層的福祉,社會服務機構會向政府施壓,倡議家庭政策的改革及擴展。而工業化帶來的大量物質財富,則使政府具備介入家庭政策製定與執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