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安那其,英語“無政府主義”(anarchy)的譯音。
[8]原文如此,可能漏字。
國共攜手建立統一戰線
為什麼中國共產黨“二大”曾一度傳說在杭州西湖召開呢?
其實,這倒是事出有因:在中國共產黨“二大”之後一個月,即1922年8月,在杭州西湖召開了中國共產黨中央特別會議,史稱“西湖會議”。這次中國共產黨中央特別會議格外重要,以致被誤認為是中國共產黨“二大”。
為什麼在中國共產黨“二大”剛剛結束,就召開“西湖會議”呢?
“西湖會議”的“主角”是馬林。馬林出席了中國共產黨“一大”,但是沒有出席中國共產黨“二大”。
在中國共產黨“二大”召開的那些日子裏,馬林正在莫斯科特維爾斯卡亞大街的留克斯飯店。
在這個飯店裏,有一群特殊的旅客在那兒緊張地工作著。馬林是這群旅客中的一個,維經斯基也住在那裏。[1]
原來,在1922年2月,共產國際執委會決定撤銷設在伊爾庫茨克的遠東書記處,改為在莫斯科設立共產國際遠東局,直屬共產國際執委會領導。
共產國際辦公室,便設在留克斯飯店裏。
馬林是在1922年4月23日乘坐日本輪船“鹿島丸號”離開上海的。他與維經斯基不同,不走“紅色絲綢之路”,仍走海路,經新加坡、蘇伊士運河、馬賽到荷蘭,然後經柏林來到莫斯科。
1922年7月11日,馬林在莫斯科寫下長長的給共產國際執委會的報告,詳細彙報他在中國工作的情況。
誠如本書第一章已經引用的1922年7月30日《真理報》所載報道《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現狀》,介紹了馬林在共產國際執委會7月17日會議彙報中國之行的情況。
這樣,由於馬林的彙報,以列寧為首的共產國際領導人得知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及初步的活動。
7月27日,當蘇俄政府派出外交代表越飛來華時,共產國際派出馬林與他一起來華。
一路上,馬林格外留意的是他皮箱裏的一件襯衫。
馬林一到上海,便會見了陳獨秀。兩座“火山”一見麵,馬林便取出了那件襯衫。
借著燈光,陳獨秀細細觀看,這才看清襯衫上用打字機打印的幾行英文——那是共產國際遠東局致中國共產黨中央的重要文件!
這件珍貴的襯衫,如今保存在荷蘭國際社會史研究所。襯衫上的文件,全文如下:
根據共產國際主席團7月18日的決定,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接到通知後,必須立即把地址遷到廣州,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在菲力浦同誌緊密聯係下進行。
共產國際遠東局
維經斯基
1922年7月 莫斯科
文件中提及的“菲力浦同誌”,亦即馬林。
陳獨秀看罷這襯衫上的文件,久久沉默著。
中國共產黨“二大”剛剛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加入第三國際決議案》。服從共產國際的領導,這是組織原則。看來,必須照這襯衫上的文件執行。
馬林為什麼要帶這份文件來呢?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什麼“必須立即把地址遷到廣州”?為什麼強調“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在菲力浦同誌緊密聯係下進行”?既然是“共產國際主席團7月18日的決定”,為什麼要以維經斯基的名義下達?
陳獨秀對這一切,都非常明白!
陳獨秀與馬林的尖銳分歧,在1922年3月29日馬林從北京回到上海之後,達到了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地步!
幹脆,在4月6日,陳獨秀直接給維經斯基(亦即“吳廷康”)去信,希望維經斯基向共產國際執委會直接反映他的意見,以求共產國際執委會否定馬林的意見。
陳獨秀致維經斯基的信,全文如下:
吳廷康先生:
茲特啟者,馬林君建議中國共產黨及社會主義青年團均加入國民黨,餘等則持反對之理由如左[2]:
(一)共產黨與國民黨革命之宗旨及所據之基礎不同。
(二)國民黨聯美國,聯張作霖、段祺瑞等,政策和共產主義太不相容。
(三)國民黨未曾發表黨綱,在廣東以外之各省人民視之,仍是一爭權奪利之政黨,共產黨倘加入該黨,則在社會上信仰全失(尤其是青年社會),永無發展之機會。
(四)廣東實力派之陳炯明,名為國民黨,實則反對孫逸仙派甚烈,我們倘加入國民黨,立即受陳派之敵視,即在廣東亦不能活動。
(五)國民黨孫逸仙派向來對於新加入之分子,絕對不能容納其意見及假以權柄。
(六)廣東、北京、上海、長沙、武昌各區同誌對於加入國民黨一事,均已開會議決絕對不讚成,在事實上亦已無加入之可能。
第三國際倘議及此事,請先生代陳上列六條意見為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