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黨人”,亦即共產黨人。所用絞刑架,是從外國進口的“洋貨”!
李大釗在就義前,曾慷慨激昂地演說:
不能因為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共產主義!我們已經培養了很多同誌,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
李大釗被軍閥們定為“罪魁禍首”。施刑時,別人隻用20分鍾,李大釗被絞達40分鍾,劊子手故意延長他痛苦的時間。臨刑之前,李大釗一直在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
李大釗磊落、英勇而死,沒有半點的動搖和猶豫,殉難之際,年僅38歲。
在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之中,李大釗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而且為人敦厚,最孚眾望。他與陳獨秀相約建黨,但在中國共產黨“一大”上,他並沒有被選入中央局。不過,他從未因此而有絲毫怨言。
魯迅在李大釗去世後曾為《守常文集》寫序,那序言中很真切地刻畫出了李大釗的形象:
我最初看見守常先生的時候,是在獨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樣進行《新青年》的集會上,這樣就算認識了。不知道他其時是否已是共產主義者。總之,給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誠實,謙和,不多說話。《新青年》的同人中,雖然也很有喜歡明爭暗鬥、扶植自己勢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後來,絕對的不是。
在中國共產黨“一大”之後,李大釗負責中國共產黨北京區委和北方區委工作,先後擔任區委委員、委員長和書記。在中國共產黨“二大”,他成為中國共產黨五位中央委員之一。
對於馬林,李大釗十分尊重。最初,當馬林提出國共合作時,李大釗也曾想不通,但是他仔細傾聽了馬林的見解,虛心接受。在西湖會議上,他是最早站出來支持馬林的一個。他指出:中國國民黨“抱民主主義的理想,十餘年來與惡勢力奮鬥……從今以後我們要扶助他們,再不可取旁觀的態度”。
李大釗就義前遺照
此後,李大釗奉派執行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工作。
李大釗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多次晤會孫中山。
李大釗與孫中山坦誠相見,直率地向孫中山說明自己是第三國際的成員。
孫中山毫不介意,說道:“這不打緊,你盡管一麵做第三國際黨員,一麵加入本黨幫助我。”
由孫中山親自作為介紹人,介紹李大釗加入了中國國民黨。
李大釗與孫中山攜手並進,為國共合作打開了良好的局麵。在1924年1月的國民黨“一大”上,李大釗成為主席團的五個成員之一,參與了國民黨的核心領導。他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統戰工作的鼻祖,做得非常出色。
麵對國民黨右翼的質問和發難,李大釗在國民黨“一大”上作了專門的發言,說理透徹,令人折服:
……我們加入本黨[2],是幾經研究再四審慎而始加入的,不是糊裏糊塗混進來的,是想為國民革命運動而有所貢獻於本黨,不是為個人的私利,與夫團體的取巧而有所攘竊於本黨的。土爾其[3]的共產黨人加入土爾其的國民黨,於土爾其國民黨不但無損而有益。美國共產黨人加入美國勞動黨,於美之勞動黨不但無損而有益。英國共產黨人加入英國勞動黨,於英之勞動黨亦是不但無損而有益。那麼我們加入本黨,雖不敢說必能有多大的貢獻,其為無損而有益,亦宜與土美英的先例一樣……本黨總理孫先生亦曾允許我們仍跨第三國際在中國的組織,所以我們來參加本黨而兼跨固有的黨籍,是光明正大的行為,不是陰謀鬼祟的舉動……[4]
此後,在1926年3月18日,李大釗領導十萬多北京民眾在天安門舉行反對八國最後通牒示威大會。他在大會上發表激昂的演說。軍閥政府下令開槍,死傷二百餘人,史稱“三一八慘案”,震驚全國。
此後,在1926年6月,李大釗作為中國共產黨首席代表,赴蘇聯出席共產國際“五大”。
此後,李大釗遭到通緝,罪名是“假借共產學說,嘯聚群眾,屢肇事端”。
一年之後,李大釗不幸落入張作霖手中……
李大釗之死,是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損失。倘李大釗不死,此後不久陳獨秀被撤除中國共產黨領導職務,勢必會是李大釗成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中國共產黨也許不會在1927年之後走那麼多“左”的彎路……
就在李大釗被捕後的第六天,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從此,形勢急轉直下,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抓捕共產黨人。
1927年6月16日,在上海北四川路恒豐裏104號,中國共產黨江蘇省委在那裏秘密召開成立會議。王若飛傳達中國共產黨中央決定,宣布任命陳延年為中國共產黨江蘇省委書記,郭伯和為組織部部長,韓步先為秘書長兼宣傳部部長。
下午3時多,國民黨軍隊包圍了恒豐裏,陳延年、郭伯和、韓步先均被捕,而王若飛在傳達中國共產黨中央指示後即離開,得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