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這樣,1945年8月16日,在南京偽國民政府宣布解散的當天晚上,周佛海掛出了“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京滬行動總隊南京指揮部”的牌子,聲言效忠蔣介石,氣得他的“老朋友”陳公博罵他“賣友求榮”!
8月20日,周佛海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上海行動總隊司令。周佛海興高采烈,一下子從大漢奸搖身變成了國民黨大員。
不過,周佛海自以為得計,高興得太早。他畢竟早已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怎能如此遮掩而過?才當了一個月的“總隊司令”,在強烈的輿論譴責下,不得不由戴笠出麵,把他暫且軟禁於重慶,後又移交南京監獄。
在陳公博被槍決之後,周佛海也被推上曆史審判台。1946年11月7日,國民黨首都高等法院判處周佛海死刑。周佛海不服,請律師辯護,聲稱他當年曾為重慶方麵做了大量“地下工作”。
如此這般,一幕鬧劇演至翌年3月26日,蔣介石發布“準將周佛海之死刑減為無期徒刑”的意見,認為周佛海確實為重慶方麵做過“貢獻”。周佛海終於保住了腦袋。
周佛海受審
不過,才略微喘了一口氣,周佛海心髒病日重。1948年2月28日,他病死於南京老虎橋監獄,終年51歲。
[1]《周佛海先生言論集》,上海中央稅警學校1941年6月版。
[2]《周佛海先生言論集》,上海中央稅警學校1941年6月版。
維經斯基花甲之年病逝莫斯科
維經斯基和馬林交替著在中國工作:
維經斯基先來中國,幫助各地建立共產主義小組。他回蘇俄後,馬林又前來中國,幫助中國共產黨召開“一大”。
當中國共產黨“二大”召開時,馬林和維經斯基都在莫斯科。
馬林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三大”,然後於1923年10月離華赴蘇。
維經斯基奉共產國際之命來華,接替馬林,出席了中國共產黨“四大”和“五大”。
維經斯基穿梭一般往來於中蘇之間:
1923年11月離開莫斯科,來到北京、上海,12月又返回莫斯科。
1924年4月來華,1925年3月返蘇。
1925年5月來華,1926年1月返蘇。
1926年6月來華,1926年11月返蘇。
1927年初來華,1927年6月返蘇。
維經斯基先後六次來華,溝通了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的聯係。他比馬林在華工作時間更長,是共產國際內的“中國通”。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和壯大,維經斯基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維經斯基態度謙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跟他的合作關係是比較好的。
他寫了大量的文章在蘇俄和中國發表,是架在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一座橋梁。
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維經斯基被共產國際看成在工作中犯了重大錯誤,調離了中國。
回國後,維經斯基不再在共產國際工作,轉而擔任了全俄農業合作社園藝中心副主席。
張太雷陪同維經斯基會見李大釗(畫作)
此後,在1932年至1934年,維經斯基擔任過紅色工會國際太平洋書記處書記。
在1935年,他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了共產國際“五大”。
也就在這一年,他被授予經濟學博士學位,成為教授。
從此,維經斯基長期從事教育工作。
不過,他仍時時關心著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寫下許多關於中國的文章。
1947年,蘇聯莫斯科東方出版社出版了維經斯基所著的《關於現代中國曆史的講演(1918~1924年)》一書。
1950年,莫斯科《真理報》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爭取國家獨立和民主鬥爭中的中國共產黨》一書。
1953年,在《莫斯科東方科學研究所文集》第7期發表了他的《論東方國家的人民民主製度》一文。
也就在這一年,維經斯基病逝於莫斯科,終年60歲。在馬林、尼科爾斯基和他3人之中,唯有他屬“正常死亡”,壽終正寢。
李達在“文革”中蒙難
沒有一名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死於20世紀50年代。
1966年8月,火爐般的武漢,一位名叫“李三”的老人在遭到十幾萬人大會的“聲討”、“批鬥”之後,血壓降到90/50,高燒持續不退,大小便失禁,終於在1966年8月24日走到人生的終點,終年76歲。
“李三”是在他病危時不得不被送進醫院時的化名,意即“李達三家村”!
那時,自從姚文元挖出個北京的“三家村黑店”(鄧拓、吳晗、廖沫沙)之後,全國各地紛紛挖“三家村”。在武漢大學,挖出了由武漢大學校長李達、黨委書記朱劭天、副校長何定華組成的“三家村黑幫”,又稱“李達三家村”。李達被稱為“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
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李達是建黨元老之一。中國共產黨“一大”,便是由李達和李漢俊這“二李”負責籌備召開的,而且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宣傳主任。中國共產黨“二大”,是在他家中召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