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錘煉(9)(2 / 3)

劉仁靜改名劉亦宇,被安排在北京師範大學教政治經濟學,給蘇聯專家當翻譯,還參加土改。

後來,為發揮他的一技之長,他被調往人民出版社,從事編譯工作。他翻譯了《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等著作,署名“劉若水譯”。

在肅托運動中,劉仁靜受到過批判,一度得了精神病。

在“文革”中,劉仁靜被捕,從1966年關押至1978年。最初關押在秦城監獄。這消息傳進毛澤東的耳朵,毛澤東說,有些老托派,像劉仁靜,不要關了吧。於是,劉仁靜就從秦城獄中釋放。不過,有關部門不敢把他放回家,怕紅衛兵會成天鬥他。於是,在別的監獄裏找了間房子,讓他單獨住,可以看書、看報,每月可以進北京城一趟,進城時給他專門派車,由專人陪送。

劉仁靜夫婦合影

後來,竟把劉仁靜調到少年犯管教所裏看管果樹!

1978年,劉仁靜獲得人身自由,回到家中。這時,他已76歲,垂垂老矣。不過,他的身板還硬朗,與妻子、兒子一起生活,安度平靜的晚年。

1979年之後,劉仁靜成了唯一健在的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許多黨史研究者不斷來訪,給他寂寞的晚年增添了幾分工作的歡樂。不過,回首往事,他常常恍若隔世。

1981年“七一”前夕,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60周年,中國新聞社記者走訪劉仁靜,特地發了專稿《訪問劉仁靜》。文中記述了劉仁靜關於中國共產黨“一大”的回憶之後,也寫了他如何參加托派活動。這篇文章在結尾處寫道:

……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他才如夢初醒,拋棄反動立場,站到人民方麵來。從1951年到現在,他一直在人民出版社從事翻譯工作,翻譯了十幾部重要的文獻資料和著作。

劉仁靜深有感觸地說:“共產黨對我仁至義盡,不管我犯了多大的錯誤,還是沒有拋棄我,給了我生活的出路。”

劉仁靜的專訪見報以後,來訪者更多了。

1986年底,劉仁靜被任命為國務院參事。這時,他雖然已84歲,身體還相當不錯。

一場意想不到的災禍,在1987年8月5日清晨降臨。

照例,那天清晨5點鍾,他持劍下樓。他住的宿舍大樓緊靠馬路邊,他每日清早都持劍橫穿馬路,去到對麵的北京師範大學操場舞劍,真可謂“聞雞起舞”。

頭發已經稀疏、灰白的他那天穿著白府綢襯衫,衣袋裏放著北京師範大學出入證。

清早行人稀少,公共汽車的行駛速度很快。劉仁靜橫穿馬路時,一輛22路公共汽車飛快駛來。說時遲,那時快,劉仁靜一下子被撞倒了,頓時顱骨碎裂,當場死去。

一位鄰居認得他,急急攔車,直送不遠處的中國人民解放軍262醫院搶救。

喧鬧聲驚醒了劉仁靜的兒子和妻子,從窗口朝下一看,明白了發生什麼事,匆匆奔下樓,奔往醫院。

一到醫院,劉仁靜已經咽氣,打了強心針,也毫無效果。這樣,劉仁靜的生命終止在85歲。

人民出版社和國務院參事室為劉仁靜開了追悼會,但會上沒有悼詞。

《人民日報》為劉仁靜去世刊發了簡短的消息。

劉仁靜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寶山烈士公墓,他屬局級幹部,安放在骨灰盒架子最下麵的一層。

[1]也是“托派”。

[2]指中國共產黨中央。

[3]即孟什維克。

終於找到尼科爾斯基的照片

很長一段時間裏,在中共“一大”15位出席者之中,唯有尼科爾斯基的照片一直空缺。因此,上海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裏,隻掛著中共“一大”14位出席者的照片,沒有尼科爾斯基的照片。

隨著蘇聯的解體,尋找尼科爾斯基照片的工作在俄羅斯中斷了好多年……

2007年6月29日,從上海傳出令人興奮的消息:尼科爾斯基的照片找到了!

這消息怎麼會從上海傳出呢?

原來,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曆史學教授阿列克賽·布亞科夫來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要求麵晤館長倪興祥先生。他給倪興祥館長帶來了企盼多年的尼科爾斯基的照片!

布亞科夫教授是怎麼找到尼科爾斯基的照片的呢?他告訴倪興祥館長,他曾在2006年來過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見到中共“一大”的15位出席者唯缺尼科爾斯基的照片,決心填補這一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