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曆史既是男人的曆史,也是女人的曆史,是在男人和女人之間行走的曆史。閱讀這部《婦女小傳》,我們似乎處身劇場,穿越時空,在觀看一幕又一幕的戲劇人生。雖然場景和時代在變化,服飾和麵貌在更改,但人物的表情和她們的故事情節仍然有著驚人的相似。在漫長的歲月裏,那些才華獨具的女性一直致力於塑造自我,她們通過言說破解女性的隱匿之謎和尋找女性的正確位置,來擺脫墳墓般狹隘的命運和社會的禁錮。
羅莎以這些優秀的女性為個案來剖析女性群體,可謂慧眼獨具,也非常有說服力。“鏡子般的特性”也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自身,這些女人的困惑在今天依然在追問,我們並不比這些女性更智慧,我們的困境依然殘酷地存在。也“地圖”一樣讓我們多少可以描摹出自己的私人地圖,躲避一些挫折和困難。
([西班牙]羅莎?蒙特羅著,王軍譯,《婦女小傳》,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11月版。)
參 考 文 獻
[美]湯因比,[日]池田大佐著,荀春生、朱繼征、陳國梁譯:《展望二十一世紀》,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美]蕾切爾?卡遜,呂瑞蘭,李長生譯:《寂靜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奧爾多?利奧波德,侯文惠譯,《沙鄉年鑒》,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美]阿爾?戈爾,陳嘉映譯,《瀕臨失衡的地球:生態與人類精神》,中央編譯出版社1997
[美]卡洛琳?麥茜特,吳國盛等譯,《自然之死:婦女、生態和科學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阿爾貝特?施韋澤,陳澤環譯,《敬畏生命》,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美]亨利?戴維?梭羅,戴歡譯,《瓦爾登湖》,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美]約瑟芬?多諾萬,趙育春譯,《女權主義的知識分子傳統》,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美]蘇珊?格裏芬,毛喻原譯,《女人與自然:她內在的呼號》重慶出版社2007
[荷蘭]佛克馬、蟻布思,《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美國]菲利普?巴格比,《文化: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蘇姍S蘭瑟,黃必康譯,《虛構的權威 -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8月版
[美]凱特?米利特《性的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捷克]米蘭?昆德拉,餘中先譯,《被背叛的遺囑》,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張豔梅等著,《生態批評》,人民出版社2007年
曾永成,《文藝的綠色之思——文藝生態學引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魯樞元,《生態文藝學》,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魯樞元,《精神與生態係統》,《猞猁言說:關於文學、精神、生態的思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徐恒醇,《生態美學》,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諾,《歐美生態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歐陽誌遠,《最後的消費——文明的自毀與補救》,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茜,《生態文化的審美之維》,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
楊通進、高予遠編,《現代文明的生態轉向》,重慶出版社,2007年
程菁,《消費鏡像——女性都市小說與消費主義文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陳惠芬,《神話的窺破——當代中國女性寫作研究》,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曆史地表—— 現代婦女文學研究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年
盛 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5年??
譚正璧,《中國女性文學史》,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