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量與礦物質
大多數維生素不能在體內合成,或不能大量在組織中儲存,必須經常由食物提供。老年人由於體內代謝和免疫叫功能降低,對各種維生素的攝入必須充足。又由於老年人進食量下降,攝入的維生素也相應減少,應注意進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A可來自動物性食物及黃綠色蔬菜所含的類胡蘿卜素。
維生素D可通過戶外活動陽光照射在皮膚形成,食物來源主要是動物食品,如海魚、魚卵、肝髒、蛋黃等。
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有肉類、豆類及加工碾磨較粗的糧穀類。
維生素B2是我國膳食中最普遍缺乏的一種維生素,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如肉類、禽類、魚類,綠葉蔬菜也是維生素B2的重要來源。
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是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近年來對葉酸研究較多,發現葉酸缺乏與胎兒神經管畸形有關,又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關,後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老年人葉酸的參考攝入量與成人相同,每日400微克。葉酸廣泛存在於各種動植物食品中,富含葉酸的食物為動物肝、豆類、堅果、綠葉蔬菜和水果等。
大量研究資料證明,膳食中鈣攝入不足與骨質疏鬆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骨質疏鬆的發生隨年齡增大而增加。老年人膳食中應有充足的鈣,每天需要攝入800~1000毫克鈣,而現在的膳食組成每天僅含400~500毫克鈣,因此需要調配膳食,選用含鈣量高而且易吸收的食品,食物中鈣含量豐富的首選牛奶,每100毫升含鈣l09毫克,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小白菜、油菜、芝麻醬、海帶、木耳、蝦米、小魚、黃豆、豆製品等含鈣均較多。綠葉蔬菜也是日常膳食中鈣的主要來源。鈣的補充也不宜過多,以免引起腎結石及內髒不必要的鈣化。
據報道老年人貧血患病率較高,約50%,原因之一可能是鐵的吸收利用差。動物性食品中的非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約20%。因此,為使老年人獲得較充足的可利用鐵,在選擇食物時應注意選擇血紅素鐵含量高的食品如豬肝、家禽和魚類,同時還應攝入含維生素C高的蔬菜、水果,以利於鐵的吸收。
許多老年性疾病及衰老過程與機體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有關。正常情況下,人體具有較強的抗氧化防禦機製。體內的抗氧化劑和抗氧化酶係統可清除自由基,抑製過氧化作用,保護細胞膜結構。這些物質都可以從食物中取得。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營養素有維生素C、E、A,胡蘿|、素,微量元素鋅、硒、銅、錳等。老年人可選用富含以上營養素的食物,如瘦肉、魚、海產品、豆製品、菌藻類(如蘑菇、木耳、海帶、紫菜等)、深綠色蔬菜、瓜果等。
老年人合理膳食組成一般應包括:穀類250~300克,肉、禽50克,魚蝦50克,蛋25克,豆及豆製品50克,蔬鬯
菜400克,水果l00克,奶及奶製品100克,烹調用油20~30克。以上是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的各類食物攝入量,是一個參考值和比例,日常生活中可參照實行。重要的是膳食平衡,食物多樣。
由於老年人往往咀嚼不好,消化吸收功能降低,食欲差,菜肴烹調應注意易於消化,又能最大限度保存食物中
原有營養成分及色、香、味,以提高食欲。菜宜切細,烹調清淡少鹽,以蒸、煮為好,少用煎、炸、烤。膳食安排以少食多餐為宜,可按我國傳統習慣一日三餐間安排兩次點心。早餐注意質量,晚餐不宜過飽,三餐定時定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