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豆晨報》每天都在報道著自己的經營業績和發展態勢、形勢、趨勢、氣勢,趙富禮在大會小會上也總是講效益、講戰略、講遠景,但在幾個比較接近的同行,如鹹亨酒店、福興樓等,卻不大以為然。大約是同行競爭和妒忌的緣故吧,他們甚至還在背地裏說些不恭的話,比如曾經和趙富禮一起當夥計也認識孔乙己的現任鹹亨銷售經理阿S就說:他們那兩個家夥會玩什麼呢?經營搞不上去,”回“字就是像”福“字”壽“字,有一百種寫法,又有什麼用呢?
選擇
三人同進商店,一個要買果汁,一個要買咖啡,還有一個要買白開水。這是2008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題目。看完這個題目,我下意識的概念是:選擇。現在社會所能提供給人的東西應該算是比較豐富的,就像商店裏的商品一樣五花八門,琳琅滿目。同時,人們自由選擇的程度也是相當高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很少有人幹涉別人的選擇。生活的教師爺逐漸地不吃香了。
這說明社會正在走向健全,人們的幸福指數也在不斷地提高。社會的健全首先是物質的豐富,其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比較齊全,最後是精神生活的需求能有一定程度的滿足。要是往大的方麵講,那就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了。
就個人而言,社會健全也表現在人的自由全麵的發展。第一,人們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較少受到外部的約束,要果汁還是要咖啡,悉聽尊便;第二,人們獨立判斷的能力不斷提高,較少受到外部的影響,不會因為看到別人買咖啡而改變原來要買白開水的主意;第三,如果願意,人們還能有兼容的選擇,買兩樣三樣甚至更多,商店自然是不會幹涉的,即使都不買,同伴當然也是沒什麼話可說的。
人們有選擇的需要,社會也給人們選擇的自由,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可以不受任何限製地任意而為了。其實,任意的任意都不是完全的任意。這句話聽起來像繞口令,不過想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口渴了,需要解渴的飲料,但一定是飲料,即使更自由一點,大抵也隻能擴大到水果的那個範圍。想解渴,而選擇吃燒餅,理性的人是不會作出這樣的選擇的。飲料在食雜商店裏買,正常人自然會選擇往那樣的商店裏走。如果有人要到農藥店裏去買飲料,大概會嚇得店主一跳的。社會的交往、交易,必須有一定的規則。買飲料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彼此滿意,歡迎下次再來。要是不交錢就把飲料拿走,那就不是偷便是搶了。無論是偷還是搶,商店肯定是都不允許的。
幸福是什麼,這大概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吧。幸福也許是一種完全主觀的感受吧。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肯定是幸福的;而當我口渴的時候,要果汁有果汁,要開水有開水,我想,我可能是幸福的。幸福是我的感受。我有感受別人也一定有感受。當我看到別人手裏有果汁,就選擇了把他的果汁搶過來,我感受到了幸福,被搶的人的感受卻是痛苦甚至憤怒,於是,我選擇的結果就不是幸福,而是一頓拳腳交加。
總之,我們有選擇的必要,現在又有選擇的可能,但是,一切選擇都不是任意的。如果一定要說有任意選擇的存在,那麼這種所謂的任意肯定是”不完全的任意“。
思想者在拉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