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前法國:在東方能成為超人的“巴漂族”(1 / 1)

那位加拿大老師的七百平米讓我驚羨不已,也讓後來的一個法國小夥有點流口水。這個法國小夥是個程序員,很沉靜很溫柔的那一種類型,個頭不高,圓臉兒,有點憂鬱的樣子。法國小夥說是準備在亞洲轉一年,感覺像是在尋求異國情調的心理安慰。

法國小夥來的那天正好加拿大教師離開,所以來了個三對麵。他是法國南部人,在巴黎跟人合租一個小公寓,有點“巴漂族”的意思,不過生活應該過得也不錯。頭一天吃了我們樓底下六塊錢一碗的麵,居然驚呼:“這麼便宜!”所有外國人都覺得中國餐館裏吵,特別是跟這個法國小夥一起吃飯,你會真正感受到背景聲的分貝有多高,當他用一種囁嚅和耳語般的聲音跟你說話時,簡直就像在槍炮大作的戰場上念朦朧詩。

外國人有素食的,有愛吃肉的,這個法國小夥子就是後者。說到西方人吃的牛排,有的隻煎幾分鍾,他證實了這點。

我問他:“那你看到肉鋪裏的生肉,會不會流口水?”

他想了一下,說:“會的。”

“中國人看見生肉隻會覺得惡心,尤其是上麵還有蒼蠅爬來爬去。”我補充道。

他說:“那種肉我也惡心,可是法國的肉鋪裏是不會有蒼蠅的。”

說到環保問題,我說:“法國應該沒有環境汙染吧?”

他說:“也有,我父母所在的法國南部老家門口的河就被汙染了,氣味還挺大,好像也沒有人管。”

巴黎有諸多神話,很多是關於巴黎女人的。我問他:“你平時經常能看到那些打扮得非常漂亮的女人嗎?”

他說:“有的,可是有些也許是會打扮,穿的衣服可能也挺便宜的。”

這個“巴漂族”的小夥子不知道是不是像中國的“北漂族”一樣感到了一些內心的傷楚,所以來東方尋求慰藉。他說在北京的時候,在天壇公園裏碰到一群中學生,一個女生對他很感興趣,還問他結婚沒有。“她好像很喜歡我,”他眼神裏泛起一點光,“在北京的時候我覺得我是超人。”——我希望他能找到他要的內心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