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緒論(6)(1 / 3)

1997年9月,黨召開了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召開的具有重大意義的大會,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保證全黨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堅定不移地沿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正確路線勝利前進的曆史性大會。大會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回顧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的奮鬥曆史,展望下世紀50年的發展前景,認真總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的實踐經驗,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跨世紀的發展做出全麵部署,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住機遇,開拓進取,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21世紀。黨的十五大將鄧小平理論載入黨章,明確規定: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從曆史地位到指導意義,對鄧小平理論進行了全麵總結和概括。他明確指出:作為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的鄧小平理論,是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現代化的正確理論。在當代中國,隻有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五大是中國共產黨曆史上又一座裏程碑,它必將使中國的曆史翻開新的一頁。

黨的十五大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跨世紀發展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在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較為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大會製定的行動綱領確保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沿著黨的十一屆三中中全會以來的正確方向前進。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和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克服重重困難,戰勝了來自政治、經濟領域以及自然界的各種風險,實現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維護了社會穩定。同時,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一直是我們黨高度重視、悉心探索和努力實踐的問題。世紀之交,江澤民以寬廣的世界視角和深邃的曆史眼光,認真總結曆史經驗和現實經驗,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新發展,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指導方針和行動綱領,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們黨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從而帶領人民群眾全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

(四)確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1世紀初,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這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又一個新的裏程碑。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堅持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繼續進行理論探索,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一係列創新理論,到2000年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次飛躍。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我國成功應對了國際國內各種風險,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