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上海“一月風暴”席卷全國,各級黨政機構停止活動,全國處於動亂之中,武鬥頻繁,社會秩序混亂,經濟形勢嚴重惡化。1969年4月,黨的九大召開,九大的政治報告使“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進一步合法化。林彪集團隨著權勢的增大,加緊了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並準備發動反革命武裝政變。陰謀敗露後,林彪倉皇北逃,途中機毀人亡,這場反革命政變被粉碎。1973年8月召開的黨的十大不僅沒有糾正“文革”的“左”傾錯誤,反而認為黨的九大的路線是正確的。之後,“江青反革命集團”積極活動,他們妄圖準備利用召開四屆全國人大的機會,進行組閣。在毛澤東和黨中央的反對下,“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組閣陰謀被挫敗。
四屆全國人大會議後,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采取有力措施,對各方麵進行整頓,從而使經濟、政治形勢明顯好轉。但毛澤東卻錯誤地發動了“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黨和國家又一次陷入混亂。1976年4月,全國掀起了以天安門事件為中心的悼念周總理、聲討“四人幫”的人民革命運動,中央政治局和毛澤東對這一事件的性質作了錯誤的判斷和處理。9月,毛澤東逝世,“四人幫”加緊了篡黨奪權的反革命步伐,企圖奪取黨的最高權力。10月,黨中央政治局采取斷然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從危難中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
持續十年多的“文化大革命”,在黨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是“左”傾錯誤占統治地位時間最長、危害最大的時期,使黨、國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黨的組織和國家政權受到極大削弱,民主和法製被肆意踐踏,全國陷入嚴重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之中。十年間國民收入損失約5000億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科學文化教育事業遭到嚴重摧殘,黨和人民的優良傳統和道德風尚在相當程度上遭到破壞。“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和社會進步,它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經驗教訓。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1978年至今)
這一期間,我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一)開辟社會主義新的曆史時期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結束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國進入了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心的新的曆史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各項革命和建設工作,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開始走向正常。此時,黨和人民麵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是撥亂反正。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根本上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由此引發了全國性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開始了撥亂反正的進程,促進了全黨全國人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鄧小平
為了結束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麵,認真糾正長期危害黨的事業的“左”傾錯誤,重新確立黨的正確路線,中共中央於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一係列重大決策。首先,重新確定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全會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方針,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了改革開放總方針。鄧小平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講話中關於“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的重要論斷,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一個了不起的偉大覺醒。全會還增選了中央領導機構的成員,逐步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1981年6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標誌著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曆史任務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