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事情的緣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故事。這次姥爺講了一個二郎神的故事,二郎神有三隻眼睛,第三隻眼睛可以看到神鬼,可以看穿妖怪,看破虛妄,神通廣大。

楊銘記起有人提過自家五百米遠的廟宇可能就是二郎神之廟,那麼自己拜他為師,學習他的神通,在賜給自己一個豎眼,不,是天眼,那麼自己就不再害怕任何妖魔鬼怪。

也許是心有所想,楊銘睡到半夜就忽然醒了,再也無法入睡,滿腦子都是拜師的念頭。心動不如行動,楊銘就起身穿衣,父母都睡的深沉,沒有發現任何的動靜。

楊銘平時一入夜,就害怕的要命,門都不敢出,但是今夜卻是出奇的膽大,心中仿佛燃燒著一團火焰。他仿佛是擁有了二郎神的法力,不再懼怕,不在惶恐。

就這樣楊銘出了家門,今夜夜色不是漆黑一片,有星星有月亮,朦朦朧朧,地麵像是鋪麵了銀霜,這是個清冷的冬季,但是接近廟宇時,忽然有種霧氣升騰的感覺使,空氣中的霧氣忽然就出現了,如同白紗飄飄忽忽若隱若現,一切都有一些夢幻的感覺。

楊銘感覺大腦清明的很,但是事後他卻沒什麼映像了隻有腦中飄忽的虛幻。一步一步,腳下帶著清脆的啪啪之音走上這青石之上,楊銘好像能感覺到腳下的冰涼,神情肅穆的站立於平台中央,對著廟宇恭恭敬敬的三叩九拜,行完禮。楊銘轉身看向了拒馬河的方向,後來的事情楊銘就沒有多少印象了。

至於怎麼回的家,楊銘是聽父母說的,母親是四點的時候醒的,是忽然驚醒的,好像是個夢,一個聲音提醒她到廟宇那裏把自己孩子領回去。

母親醒後,一開燈,才發現自己真的不在,這才喚醒父親兩人一起出去尋找。母親還是比較迷信的,直接就到了廟宇處,看到楊銘站立在平台上,一動不動的看著東邊。據事後大家猜測,楊銘是三點多起來的,在那裏站立了一個小時。

楊銘那時好像是站著睡著了,父親把他抱回家,就這樣楊銘一睡睡了三天。當時父母還沒有在意,但是都八點多了還是沒醒,不去上學。母親這才開始著急,呼喊半天,楊銘也不應聲,繼續睡覺。

醫生被請到了家裏,一番診斷,沒事,一切正常隻是隻是在睡覺,對與叫不醒,他也不知道個所以然。母親又開始,找一些麻公,就是一些專門請神上身,通過神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吉凶和未來的人。

家裏這些人都看不出個所以然,隻是說驚道了廟裏的神仙,讓擺祭品,賠罪道歉。父母當夜就在廟前燒香磕頭,送金銀香火之錢,可是還是沒有效果。

沒辦法母親對他們的道行,很是不信任。就讓父親騎車帶著自己去了三裏之外的呼呼台村,哪裏有母親的一個姨母吧,她這方麵很是厲害,母親很是信她。

楊銘也見過她,是個滿臉褶皺的老嫗,她讓楊銘有印象是因為她的小腳。第一見到她的時候她,就盤坐在炕上,是左腿壓右腿的坐姿。楊銘時候還學了很久,都是以失敗而告終。不過那次為何而去楊銘是記不太清楚了依稀有個十六的意思。楊銘回去的路上還問過母親,但是母親笑而不答。

這次的事情母親倒是說了,你姨姥姥就說了三個字,怪怪怪,隨即補充道由三而始,由三而至,三天後醒。

第三天你不就醒了嗎?

楊銘醒來後的幾天,沒事種愛摸自己的眉心處,等著有點變化。少年心性,可是怎麼也感不到變化,還被同學們嘲笑。隻有一個地有了變化,隻是當初楊銘沒有注意到,那就是他的左手手腕處有了一古代寶劍的虛影。

隻比膚色略深,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一直到以後楊銘才注意到這個印記。

楊銘的學校就在廟宇的右側,學校後麵就是一片墳場,每天中午放學後,衝衝忙忙吃完飯後,就會在那裏玩耍。那裏的墳塋上都長滿了荊棘樹木,一到夏天鬱鬱蔥蔥,是個捉迷藏的寶地。

楊銘此時已經忘卻了去年冬天的一幕,他彎著腰,穿梭在各個荊條之間,尋找著同學的身影。那次的事件並沒有增加他的膽量,他還是一如既往的膽小,那都沒有楊銘有點急了。

不會是去了中間那個大墓裏吧!說完楊銘還感覺背後涼涼嗖嗖的,別的膽大的同學都進去過,但是楊銘可是不敢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