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時期,這種強大的國家情報收集和分析能力在與蘇聯抗衡、華約解體方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過也應看到,盡管美國在政治、軍事、外交上重視國家的信息分析能力,但在經濟、技術領域,由於對技術和經濟情報工作放任自流,缺乏全國性的綜合性的信息分析機構進行信息分析,結果造成這方麵大國地位的相對下降。正反兩方麵的事實表明,一個國家和地區要製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必須重視信息分析。隻有以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信息作根據,並利用“外腦”集體智慧來進一步處理信息,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檢查和加工信息,使之成為可靠的有用的信息,才能使戰略預測紮實、穩當、可靠。
第三節戰略預測的涵義和基本原理
一、戰略預測的涵義
戰略預測就是指根據曆史資料和新的信息、預測對象的運動變化趨勢和規律,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技巧,對預測對象的未來狀態進行的分析估算和判斷的活動。
預測作為一種探索未來的認識活動由來已久。尤其是當曆史進入到20世紀50年代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高度的工業化以及全球化的浪潮,這些,一方麵對人類的發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和超時的享受。另一方麵,高度的工業化、全球化也給人類本身帶來了不良的後果,在生態、資源、能源、人口、環境、糧食、交通等許多方麵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危機。這便迫使人們日益感到預測未來的重要性。客觀的需要導致人們展開預測研究,隨著預測研究的領域不斷擴大,方法也逐步完善。預測作為對客觀事物未來狀態和行為的認識活動,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一)預測具有可靠性
事物的未來是可以預知的,如果方法科學、數據可靠、信息準確,預測的結果是可靠的。
(二)預測具有超前性
預測不是對事物曆史、現狀的描述和解釋,而是對事物未來的預先反映、超前反映。它能夠突破客觀事物現實規定和實踐曆史界限,合乎邏輯地推測事物的未來。科學技術和預測科學的發展為超前反映提供了可能性。
(三)預測的相似性
預測是事物未來狀態的概率判斷,由於事物的發展不是簡單的重複,總是要受到各種不斷變化著的因素的影響,隨機性因素和不確定性因素很大,因此,事前的預測與實際結果往往出現一定的偏差,因而隻是一個近似值。
(四)預測的不精確性
預測的任務在於以某種概率預判事物發展的趨勢,指出一個發展的方向和大致輪廓,因而不可能確切地描繪每一個細節,具體規定未來活動的精確形式、狀態和行為。即使預測的結果是正確的,它也不可能完全精確。因此,未來的發展和變化,也應是隻能說出大致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定時日。
正確認識預測的特點,可以避免不正確的看法而妨礙預測的應用。不加分析的懷疑和否定預測,就會使決策失去依據;絕對相信預測,又會使決策缺乏彈性、靈活性,不能進行有效而又積極的防範分析;同樣,過分苛求預測的精確度,也是不客觀和不現實的。
二、戰略預測的基本原理
(一)戰略預測的分類
預測可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劃分為不同種類,但常見的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按照戰略預測的時間尺度和期限不同,可分為長期預測、中期預測和短期預測這裏所講的長期、中期和短期並不能確定一個嚴格的時間界限。它將依預測目標和預測對象而有所不同。一般地說,在同一類問題的預測中,預測的難度和誤差隨時間區段的擴張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