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決策,作為製定戰略的核心環節之一,集中地反映著主體的戰略思維。在戰略決策的過程中,針對不同決策對象采取不同的思維方法、抓住戰略決策各個不同階段的關鍵問題、靈活運用具體的決策方式和決策方法,都是戰略思維的內在要求。
第一節戰略決策概述
一、戰略決策的涵義和特點
戰略決策是領導者的重要職能,全部工作的重心。決策是指在客觀世界活動中,領導者在被領導者的參與下,依據對事物客觀規律的認識以及對主客觀條件的把握,借助於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對未來將要實踐的目標,以及要達到目標的途徑、方法進行設計、規劃、選優的過程。主要包括決策背景、決策主體、決策前提、決策條件、決策內容和決策狀態等涵義。戰略決策是指對重大的、帶全局性的、或決定全局性的事件所進行的決策。戰略決策涉及的範圍大、因素多,關係複雜,隨機性大,時間長,因此,是複雜性決策,高層決策。戰略決策所針對的問題及其作用和意義等方麵都具有自身的特點。
(一)戰略決策是針對全局性問題的決策
任何事業都有著自身的全局和局部,戰略決策常常是著眼於全局,而不是局部。它所追求的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組織等戰略決策主體的總體行動和總體效果。雖然全局的總體行動和總體效果也包含著局部的行動和效果,但是這些局部的行動和效果總是作為總體的行動和效果的有機組成部分出現在戰略中的。值得注意的是,戰略決策的主體具有一定的層次性,但是各層次的主體都有著全局性的事業。因此,戰略決策應該是各個層次的決策主體都應具有的決策。無論是中央、地方還是基層,無論是國家、地區還是企業,都要求具有相應的戰略決策。
(二)戰略決策是具有長遠性的決策
戰略決策應當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它所研究和規劃的目標是長遠的,是指向未來的,是具有長期性的。作為對未來較長時期內如何生存和發展的統盤籌劃,戰略決策常常反映了一個國家、地區或者組織長遠發展的要求。為此,戰略決策的製定不僅要考慮製定戰略時戰略決策主體的內外情況,而且要考慮在較長一個時期內決策相關問題的變化情況,以及這個變化的過程、條件和規律。這樣才能保證戰略思維的超前性和穩定性。
(三)戰略決策是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的決策
由於戰略決策本身是對事物發展前景的展望,這就決定了戰略決策的前瞻性特點,正是它的全局性和長遠性決定了戰略決策的結果——戰略方案高度的概括性,因此它所提供的是方向性和指導性的意見,也有著行動綱領的意義。戰略決策所規定的長遠目標、發展方向和前進道路,以及所采取的基本行動方針、重大措施和基本步驟,都是原則性的、概括性的,必須通過充分的展開、分解和落實等過程才能變為具體的行動計劃。
二、戰略決策的基本類型
決策的分類是建立在決策三要素基礎之上的。決策三要素是指:①自然狀態,是指決策者在決策時可能碰到的自然情況。自然狀態的出現是不以決策者的意誌為轉移的,是決策者不可控製的因素;②方案,是指決策過程中可供選擇的方案,方案的選取要由決策者決定;C收益值,是指在決策過程中,決策者在某種自然狀態下采取某種方案所能得到的一個收益。根據決策三要素的不同情況,通常把決策分為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和不確定型決策。
(一)確定性決策
確定型決策是信息完全充分條件下的決策。確定型決策的主要特征表現為以下幾點:①隻存在一個確定的自然狀態;②存在決策者希望達到的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收益最大或損失最小);③存在著可供決策者選擇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動方案;④不同的行動方案在確定狀態下的收益值或損失值可以計算出來。確定型決策常見的一種決策類型,因隻有一種確定的自然狀態,所以,隻需在該自然狀態下比較眾方案的收益值,選擇一個最優的或滿意的方案即可。因此確定型決策強調抓住時機、當機立斷和抓好實施。
(二)型決策險風
風險型決策的主要特征表現為以下幾點:①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狀態,未來究竟出現那種狀態,決策者不能事先肯定,但是各種狀態出現的概率可以事先知道;②存在著決策者希望達到的明確目標(如收益最大或損失最小);③存在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案可供決策者選擇,最後隻選定一個方案;④不同的方案在不同的狀態下的收益值或損失值可以計算出來。風險型決策與確定型決策相比多出一個自然狀態的變化,因此,可以以各種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為加權係數,計算出每個方案在各種不同自然狀態下的加權收益值之和,以此作為期望收益,再根據期望收益選擇最佳方案。這也就是通常稱的期望值法。按照期望收益來選擇決策方案的準則也稱為貝葉斯(Bayes)決策準則。與我們通常所說的“走一步看幾步”、“三思而後行”的決策思路相對應的解決分步決策問題的決策樹法也是基於這個決策準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