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預測結果評估
預測結果評估主要是對預測結果進行分析和檢驗。分析和檢驗的核心是預測精度。預測精度又稱預測準確度,是指對係統未來所作的主觀判斷與客觀實際所能符合的程度,也就是預測結果是否可以為有關決策者提供可靠的、準確的未來信息。由於受人對客觀認識的限製,受客觀事物隨機性的製約,受預測理論與方法的影響,受預測時間長短的影響,受社會因素以及預測人員智能結構的影響等等,使預測未必能確切地估計預測對象的未來狀態,因而要分析各種影響預測精度的因素、研究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和範圍,進而估計預測誤差的大小,評估原來預測結果。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通常還要對原來的預測值進行修正,得到最終的預測結果。評價之後,編寫出預測報告,最後將預測結果輸入決策中樞機關,作為製定相關戰略的依據和參考。
上述科學預測的程序,既相互獨立,每一個步驟都要解決特定任務,又相互銜接、相互補充,不可分割,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
二、戰略預測的方法
預測方法是適應預測需要並在預測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到目前為止,各種預測方法已達200多種,但這些方法絕大部分還處於試驗階段,人們常用的預測方法有20多種。世界上對預測方法的分類也有多種,尚未統一。但大致有兩類,一是定性預測,二是定量預測。現介紹一些最常用的預測方法。
(一)定性預測法
1.專家預測法專家預測法亦稱專家評估法,它是以專家為索取未來信息的主要手段。這些專家不僅在預測對象的把握方麵,而且在相關學科方麵都應有相當的水平,並且具備一種在大量感性經驗資料中看到事物的“本質”的能力。專家預測主要是將各領域的專家組織起來,運用專業方麵的知識和經驗,根據預測對象的外界環境,通過直觀歸納,對預測對象的過去、現狀、變化發展過程,進行綜合分析與研究,找出預測對象變化特性和發展規律,從而對預測對象的發展趨勢及狀況作出判斷。這類方法最大的優點,是在缺乏足夠的統計數據和沒有類似的情況可供借鑒的情況下,也可以對預測對象的未來狀態作出有效的推測。
專家預測法可分為個人判斷和專家會議法兩種。第一,個人判斷預測。是指依靠專家對預測對象未來的趨勢及狀況作出專家個人的判斷。專家個人判斷的最大優點是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專家的個人智能和創造能力,但是僅依靠個人的分析和判斷進行預測,得到的預測結果難免會帶有片麵性,可能誤差較大。第二,專家會議預測法。是指依靠一定數量的專家,對預測對象未來的發展趨勢及狀況作出判斷。與個人判斷預測相比,專家會議能夠發揮團體的智能疊加效應,這一效應大於團體中每個成員單獨創造力的總和,並且通過多個專家之間的信息交流,可產生“思維共振”,進而發揮創造性思維,有助於在較短時間獲得比專家個人判斷更富有成效的創造性成果。但專家會議預測法也存在缺陷,如:專家們的心理壓力較大;易屈服於權威;易出現“隨大流”的從眾現象;忽略少數人意見;由於自尊心的影響而不願公開修正已發表的意見等。由於戰略預測規模大,涉及的變量多,比較複雜,因此專家會議預測法具有一定的優越性。
2.德爾斐法德爾斐法是在專家個人判斷和專家會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直觀預測方法。德爾斐法則是20世紀50年代自美國蘭德公司的一項研究課題的代號。當時美國空軍委托該公司進行一項研究,想要知道如果蘇聯向美國發動核攻擊,那麼攻擊目標將會是哪裏,又會出現什麼後果。對這樣的問題,數學模型是很難描述的。為此,蘭德公司特意設計了一種專家估計法並以德爾斐項目命名,以集取眾人之智慧和靈驗之意。1964年,蘭德公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長遠預測研究報告”,而後對德爾斐法作為一種專家預測方法流傳開來,幾經改進後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