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堂的門票(2 / 3)

如果我們身為人的目的就是去天堂,那麼我們活在這世間的目的應該是什麼,不就很明顯了嗎?

天堂的門票與我們希望在天堂體驗的——與神合一——是同一回事兒。事實上,它不僅是天堂的門票;它也是我們現在幸福滿足的門票——如同我們在上一章所暗示的。

總之,如果你想到天堂,你就必須讓神成為你的主人。

神——不是某種不明的靈界“力量”,不是“孕育萬物的大自然”,不是這地球,不是某種時髦的社會理論,不是金錢,不是權力,不是名聲,不是電視,也不是性。神,就是神。是舊約和新約中那個“人格神”(personal God);那個要求你禱告、敬拜和服從的神;那個我們在本書中已經談論那麼多次的神。

最重要的是,不要以為你自己就是天堂的門票。如同諺語說的,生命有兩大功課要學習:首先,神是存在的;其次,我不是他。很不幸,現在越來越多人忘記了這一點。將自己抬高到道德的最高仲裁者的地位,我們——整個社會——硬把自己推返回伊甸園,決定什麼是對錯,假裝我們是神。

一切的關鍵是,神必須成為你生命的主人。邀請他進入你的心,然後讓那信心注滿你生活的每個領域,這就是你獲得天堂和人間喜樂的通行證。

不同宗派的信仰者表達這真理的方式或許會不一樣。

新教徒可能會把“與神合一”表達為“接受基督耶穌為你個人的救世主,並且重生”;天主教徒可能會敦促你把感恩聖事——主的聖體和寶血聖禮——變成你生命的中心。但不論你怎麼看(我無意低估信仰傳統間的差異),各地所有基督信仰者共同的一個信念就是,基督耶穌必須成為你生命的主人。一旦能如此,其他一切就會各歸其位。

好消息是,拿到天堂的門票永遠都不嫌遲。你甚至可以在最後一秒——就在你登機前——才拿起它。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後,同他一起被釘的一個人說:“耶穌啊,進入天國時請記得我。”這個單純的信心表白,讓耶穌開口說道:

“這一天,你會同我在天堂。”在那一刻,行惡一生的罪人成了聖者。神即刻地向他保證天堂的恩賜,隻因他帶著信心請求他。不論你年紀多大或這一生有多惡劣,你仍可得到天堂的喜樂。神的慈悲就是這麼偉大。

但這隻是一相情願的想法嗎?這整本書會不會隻是一相情願?結束前,我想就這問題說一句話——因為我認為,太陽底下沒有比說“天堂隻是人類根據欲望所想象出來的產物”更荒謬的主張了。宣稱宗教——特別是基督信仰——是一相情願的說法,完全不合乎常識和邏輯。

相信有地獄、魔鬼和惡魔的存在,是一相情願的想法嗎?相信我們會受審判,並為我們所曾犯下的每宗罪行負責,是一相情願的想法嗎?相信活出自己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為他人犧牲自己的欲望,這是一相情願的想法嗎?相信我們應該為了某個看不見的“國度”而約束自己身體自然的衝動,這是一相情願的想法嗎?

既然我們都提出這些疑問了,那麼相信神要我們“愛我們的敵人”也是一相情願的想法?天啊,這是什麼樣的誡命啊?

我的重點是,如果人類要在一相情願的基礎上發明一個宗教,他們會做得比基督教的“更好”。我們何必製造對我們自己如此嚴苛的事呢?何不想出一個有天堂的宗教,但同時又允許雜亂的性關係、鼓勵無節製的飲食、除去所有的誡命,並禁止任何人提及審判和懲罰的想法?

這樣不是更合理嗎?

還有人認為,天堂隻是一個“鬧劇”;人之所以相信它,隻是因為恐懼死亡以及想再見到過世的親人而已。真虧他們想得出來!

真相是,天堂不是一相情願的想法。不論它是否讓我們感覺舒服,這都無關緊要。如果它不是真實的,我就不會相信它。如果它不存在,我就不會為它浪費我的時間。我們之所以會如此熱衷,就是因為它並非不切實際的空想。基督教作為一個有組織的宗教,是高要求的、具有挑戰性的、觸怒人的、崇高的、偶爾讓人受挫的,並且總能在理智上引發思考。你可以喜愛它、討厭它,相信它是有史以來最棒的東西,或是“大眾的鴉片”,但唯一你無法做的,就是將它當成一相情願的想法而忽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