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北狄入侵
41:雄關
沙漠邊陲,有一座輝宏壯闊的關城——居庸關,此關扼守南北咽喉,是北狄入侵中原的必徑之地,也是北夷各番通商互市的集散地,人口達五十餘萬,駐有十萬戍邊大軍,號稱“天埑雄關”。
朝陽初升,晨曦暖照,厚重的城門裂開一道縫隙,迎來第一縷輝光。雄關內屋舍林立、人群熙攘、商品滿目、販夫走卒、幺喝不絕,可謂繁華至極。
喧囂浮華的雄關,並非它表麵所展示的安詳和諧。大街上,一隊隊巡兵往來穿行,四方城門也均有重兵把守,過往人群必須出示通關文牒,一經有疑,立即逮捕,若有反抗,就地處決,這兒……早已是……暗流湧動……
朱漆琉瓦、玄獅輝宏的將軍府,戍邊大將陳彪手捧一份密詔,徘徊憂惱、滿臉愁容。
聖上詔令,舉國征兵,開赴前線,而居庸關是必經之地,三十萬新軍加上二皇子趙晨的十萬京師虎賁軍,整整四十萬人呐!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安置新軍,已屬不易。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北狄加快了入侵步伐,前線多處告急,陸續有難民湧入城內,再這樣下去,居庸關人滿為患,必定發生****,到時北狄細作再煽風點火,後果將不堪設想。
旭陽高照,陳彪望著繁華喧鬧的雄關,一聲歎息,戰火……將會毀掉這一切……
42:屠城
北方,距居庸關百裏之遙,還有三座大城,分別是老虎城、天狼城、沙城,三城互成掎角,是防禦北狄的第一道關口。
夕陽漸沉,破敗的城牆上,屍橫遍野,血染沙牆,僅剩的三千戍軍望著城下密如蟻群的蠻兵蜂擁而來,絕望地扭頭凝視著南方的天空,那兒……有家……有親人……
半月前,北狄王子拓跋野親率九萬大軍,分兵圍攻三城,用計佯攻沙城,另兩路大軍佯裝敗退,引得老虎城和天狼城守軍出城救援,半途中又突率鐵騎盡屠援軍。
老虎城和天狼城主力盡失,短短數日城破易旗,拓跋野集中七萬主力猛攻沙城,沙城守軍拚死力戰,掩護數十萬百姓撤至居庸關,戰至今日,兩萬守軍僅剩三千殘軍,今夜,便是……最後一戰……
“殺!”汗血寶馬上,拓跋野高舉金月彎刀,精悍健碩的虎軀因怒火而抖動,猛攻至今,埋葬數千草原兒郎,城上的守軍卻仍負隅頑抗,寧死不降。這位“草原天驕”赤紅著雙目,怒火難熄,冷冷地下令道:“屠城!一個不留。”
鮮血遍染的城牆上,兵戈交響,三千戍軍早已忘卻生死,縱使彎刀刺入心髒,也必奮死抱住蠻兵縱下城牆,同歸於盡。
戰至黎明,東方一抹輝光照射在最後一名戍邊將領的身上,當頭顱離體的一刹那,感覺……朝陽……真美呀……
三城告破,北狄王子拓跋野下令屠城,十多萬未來得及逃離的百姓身首異處,屍堆如山,血流成河。
這一日,正是軒國皇子趙晨率軍駐入居庸關之時,初得戰報,趙晨怒摔杯盞,折箭起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43:拋棄
吱嘎——厚重的城門閉上了最後一絲縫隙,城下,黑壓壓的一片,數以十萬計的難民絕望地呼喊。
僅僅三天,居庸關亂作一團,難民暴亂、打砸搶燒、無惡不作。趙晨以雷霆手段鎮壓,調集大軍對暴亂分子血腥屠殺,下令關閉城門,驅逐難民。
當希望破滅,怒火與怨恨充斥著大腦,失去理智的難民瘋狂地衝擊著城門,用盡一切力氣想要砸開那道“生之門”。
城上,一隊隊鎧甲鮮明的精兵手執弓弩,引箭待發。城樓內,一襲黃金鍛甲、朱櫻金冠、白袍錦披的伐狄元帥趙晨手捧茶盞,俊逸儒雅的臉上看不出絲毫表情,兀然抬頭望了眼昏暗的天空,淡漠地吐出一字:“殺!”
咻咻咻——箭簇遮天,帶著死亡的鋒芒射入瘋狂的難民群中,一排排衣衫襤褸的難民倒在血泊中,瀕死之際,方才覺悟……嗬嗬……我們……被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