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出師伐狄
46:民心
曦陽初升,天際一抹霞光躍出地平線,居庸關城下,數十萬饑腸轆轆的難民列成長龍,等著分一口稀粥。
城前,架著數百口軍鍋,熱氣騰騰的米粥香勾人食蟲,數十萬難民咽著唾沫死死地盯著粥鍋,卻是規規矩矩地排著隊,不敢有絲毫越朁。城牆上掛著數百具血跡斑斑的死屍,那是派粥開始時的一群暴民,他們還未衝至粥鍋前,就被手執弓弩的戍軍盡數射殺,屍體掛在城牆上以示警戒。
城樓上,戍邊大將陳彪陪在元帥趙晨的身側,臉上再也沒了初時的傲慢,隻有深深地折服。
聖上令二皇子為帥,陳彪原以為是皇室借著伐狄添點顏麵罷了,想來那個什麼皇子並無多大才能,自己戍邊二十餘載,軍功赫赫,豈能聽令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
趙晨初入關中,陳彪很是不待見,處處刁難,傲慢無禮,根本不把這個主帥放在眼裏,直至趙晨以雷霆手段平息難民暴亂,設下施粥計,引出難民中的北狄奸細,一舉誘殺,之後,又以軍糧施粥,宣揚仁義,大獲民心。這一係列睿智果決的舉動令陳彪大收輕視之心,由衷誠服。
微風起,撩起趙晨耳鬢的絲發,金甲裹身、白袍翻飛,仿若神將臨世,說不出的俊逸威武。趙晨望著城下數十萬難民,嘴角露出一抹不易覺察的譎笑,父皇已準允自己的奏報,將難民遷居中原,他們會將自己的仁德傳遍天下……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47:挑戰
邊關奏報,北狄王子拓拔野以九萬大軍為先鋒,先後攻下邊疆六城,屠我三十餘萬百姓,軒帝得報,震怒,令趙晨火速出兵,討伐狄賊。
隆隆隆——一望無際的沙漠邊陲,旌旗蔽空、兵馬湧動。中軍營,一輛九丈高、金幕欖坎,八匹俊馬牽引的帥車裏,趙晨一襲白袍,羽扇綸巾,凝望著桌沿的地圖,淡漠的臉龐看不出絲毫表情,隻是,那雙銳眸折射出道道寒光。
此番趙晨親率三十萬大軍,揮師北上,欲與號稱“草原天驕”的拓拔野一較高下,特令使節遞上戰書。
拓拔野收到挑戰書,豪橫跋扈,根本沒把趙晨放在眼裏,調集九萬鐵騎出城迎敵。
狂風起,卷起漫天沙塵,兩軍相隔數百丈,戰鼓轟鳴,兵馬陳列,殺氣濤天……
北狄的九萬鐵騎乃訶訐本部精銳,拓跋野率領這支鐵騎連下六城,鋒芒正盛,北狄兵本就不善守城,見軒軍敢正麵野戰,拓跋野更是驕橫跋扈,派出一員悍將,叫罵挑釁。
大軒的三十萬大軍除十萬虎賁軍,剩下的皆是各地募集的新軍,兵力雖數倍於敵,論戰力卻是旗鼓相當。趙晨立於帥車上,見狄將囂橫,令旗一揮,軍中躍出一員虎將,縱馬應戰。
雙方悍將走馬廝殺,兵戈交響,那狄將手掄七尺狼牙棒,劈、砸、截、撩、挑、掄、磕,招招凶狠,隻攻不守。軒將手執四棱雙鐧,刺、點、攔、格、掃、撩、壓,攻守有度,不落下風。
48:謀攻
嗚嗚嗚——刺耳的鳴金聲響徹雲間,夕陽漸沉,霞光映照在鮮血遍染的戰場上,為這殺戮的空間增添了幾分短暫的柔美。
交戰七日,軒軍連敗七仗,兵退七十裏。可奇怪的是,每次大敗,軒軍總能有條不紊地撤退,拓跋野曾想畢其功於一役,趁軒兵撤退之際,一擊潰敵,可當鐵騎追上敗兵時,軒軍卻又一次重整旗鼓,列陣迎戰。
拓跋野率軍窮追不舍,每每交戰卻像是鐵拳砸在了棉花上,正麵戰場幾乎是一邊倒的屠殺,軒軍隻出動步兵與狄騎交戰,每日都會丟下數千具屍體,之後,鳴金收兵,撤退十裏。
戰至今日,狄軍早已沒了初時的鋒芒,每天追著軒兵,跟屠羊似的殺戮一番,這樣的戰爭激不起草原兒郎的血性。
軒軍連敗七仗,卻未有絲毫的頹喪之勢,中軍營前,主帥趙晨立於九丈高的帥車上,望著對麵追擊而來的狄兵,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銳眸中閃出嗜殺的寒光。
七天,僅僅七天,就有五萬新軍戰死沙場,每天都有一個萬人隊被派上戰場任敵騎屠殺,七日佯敗,戍邊大將陳彪早已領著十萬戍軍悄無聲息地奪回了邊疆六城,今日,所有的仇,一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