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周山傳說(1 / 2)

2015·掃黃打非·淨網行動正在緊密進行中,閱文集團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提交資料。

請作者們寫作時務必警醒:不要出現違規違法內容,不要懷有僥幸心理。後果嚴重,請勿自誤。(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第一章周山傳說

宇東方

初春的田野,坑陂的蓄水,沼澤的汙瀆,畎澮的殘泉,開始蠕動,流淌。稻田的曬霜,如麻花般受了潮,開始鬆散,發酵。經曆太陽的恩賜,風霜的沐浴,空氣的熏陶,春水的浸淫,蟲蛆的咀嚼,微生物的分化,火耕水耨的調和,稻田象一槽酒釀,一鍋滾爛的粥,燒成的飯。有的田塊已被粗耙過,有的沒有,有的正在耙。田野象十月懷胎的孕婦,一切就緒,正等待生產。

微風拂過,在晨光的照耀下,波光瀲灩。火燒鐸鳥旋風般,從一片秧地飛向另一片秧地,卷散一團團殘霧,秧地周圍,象征恐嚇鳥獸的“雀威”,反而成了迎送鳥獸的儀仗隊。早歸的春燕,象閃電,象精靈,在紛飛,在滑翔,或捕食因雨露沾濕羽翼在笨拙低飛的昆蟲,或在尋找昔日的愛侶,要麼銜泥吐唾在築新巢,山上的鷓鴣“咩仔執瓜啦……”,樹上的斑鳩“穀穀咕……”,灌木叢中的撥雞“撥撥……”,水草叢中的田泵雞“泵憶泵憶……”,沼澤地裏的青蛙“哇哇……”聲一片,百靈鳥象是樂隊的指揮,或總結,或創造各種聲音,引領著在歡快地歌唱。越冬,驚蟄後,蛇蟲鼠蟻,魚蝦蟹鱟等因饑餓或發情,吱吱喳喳叫個不停,漫山遍野的各類動靜物,在養精蓄銳後,整裝待發,爭先恐後,處處生機,處處盎然。

農夫和耕牛不斷把腳鉚進泥土裏,身子埋在空氣中,他們是滾動天地的齒輪,是溝通天地的使者和橋梁。天和地沒有絲毫的距離,動物在天的羊水中浮遊,植物的根在地殼中爬行,枝葉飄蕩在空中;天緊緊抱著大地,大地蜷縮在天溫柔的懷中。每一寸土地,都孕育著生命,寄托著希望,大地在萌動,空氣中散發著泥土成熟和生命誕生的芳香,天地宇宙間,儼然一個大產房……

春日的晨曦,如嬰兒初開的的目光,透過氤氳的霧紗,蒼茫的晨色,朦朧中閃爍著溫馨好奇,純潔如清泉,天使的心靈。太陽剛剛睡醒,萬物在複蘇,大地四季開始輪回。這是個煥發生機,充滿希冀的季節,所有的一切將被感化,進入生命的洪流。

依著溪邊,傍著山沿,一條巨龍蜿蜒遊向煙霧飄渺,大山深處的周山村。山路兩旁,參天大樹,枝頭由綠轉青,樹幹經千年曆煉,一色的鐵黑,枝丫上,枯木窿裏,盡是百鳥之巢,蛇鼠之穴;春長的藤蔓,在枝葉完全占有日光之前,悄悄爬上了樹梢,老嫩藤條,相互纏繞,盤虯爭紮,不分你我,共享光陰。

周山的路,路邊的樹,如山神一般令人敬畏,當地信奉著“毀樹者折壽,斷路者自亡”的詛咒。古樹枯萎,村民搶著補種;古道損毀,有人爭著修;偶有人跌車翻,必備三牲酒禮祭路神。古道得以保存,老樹得以延年,全是人神庇護的產物,成果。古道也曾被忍痛挖斷過,那是為了抵禦東洋法西斯的入侵、亡我國土、滅我種族的鐵蹄。樹蔭下,被挖斷修複後的馬路,新舊不一,高低各異,象條銀環蛇。石板路,苔蘚滿布,濕滑不平,樹根錯綜複雜,龍爭虎鬥,鬥折蛇行,有的耗進石縫裏,有的暴露在石麵上,曾經的牛車軌跡,幾乎被歲月風霜撫平,然,依稀可辯。傳說,這是秦朝車同軌以來,唯一沿用至今的馬路。恍惚間,車夫抑揚頓挫的吆喝聲,牛車支架錯位的吱嘎聲,輻輳的張合聲,以及桐輪碾碎沙石的卜卜聲,正在山間回蕩。山坡上,春分花、稔子花、北子花、合蘿花……花蕾初現。農彥唱曰:“稔子花開,收拾犁耙;稔子熟,早稻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