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由自然、人類、社會所構成的是一個本然的、實質的世界的話,那麼,人類在其發展過程中運用其幻想和智慧所創造的神、仙、佛的世界,則可看作是人類本然的、實質的世界的鏡像一準確的說,是扭曲。}鏡像。因為,在這個虛構的鏡像世界裏,人類卜已經不再是社會生活舞台上的主角,而是一夥可憐的、無助的聲芸眾生。在世俗神話中,神是世界的主宰,在宗教神話中,主宰我們世界的則是神仙和佛(菩薩)及上帝(天使)。
在中國遠古神話中,神靈世界似乎並非一個機構健全、秩序井然的世界。當古希臘的神抵們高居在奧林匹斯神山之上,聽憑著萬神之主宙斯的統一指揮,幹預並支配著自然和人類的命運時,中國的古神抵們似乎既沒有找到一。個類似於奧林匹斯山的神國,也沒有找到一個類似於宙斯的令出如山的神主。盡管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風雨雷電均有相對應的神抵,但他們似乎都是各守一隅,獨居一方,從總體上說,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神性王國。
一、道教神抵的等級序列
西漢以後,中國產生了道教。神仙世界便是道教的產物。
漢代也許可稱為中國文化史和思想史上的一個極其特殊的時代。在這一時期,一方麵是道教在老莊的思想廢墟上迅速崛起;一方麵是佛教從印度源源流入中土;月方麵是儒家傳統思想正在為其收複失地、重獲獨尊地位作拚死一搏。‘這三種思想(信仰)雖然都在謀求占盡上風,都在互相排斥、抵拒,可是。他們同時也在不同程度上不知不覺地對各自產生著影響。道教所受的佛教思想的影響更為明顯。當然,這種影響不僅僅是發生在漢代,而是貫穿於道教發展和成熟的始終。如地獄的觀念,修行修為之方法等等,無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佛教的影響。
道教神抵包括天神、人鬼、地抵及仙真諸類。道教神抵中,起初以老子(李耳)為最尊者。《老子內傳》說,老子本為楚國苦縣曲仁裏人。姓李名耳,字伯陽。其母見日精下落如流星,飛入口裏,因而有孕。懷孕七十二(一說八十一)年之後,從左腋剖生而出。因生於李樹之旁,故自稱姓李。因耳有三漏,又號老腆。王忻《續文獻通考》:“老子無世不出,數易姓名,出於黃帝時,號廣成子,周文王時,號燮邑子,為守藏史。武王時,號育成子,為柱下史。康王時,號郭叔子,漢初時,為黃石公,漢文時,號何上公。”葛洪《神仙傳》還說,老子在遠古三皇時就已現世,號玄中法師,下三皇時為金圈帝君,伏羲時為鬱華子,神農時為九靈堯子,祝融時為廣壽子,黃帝時為廣成子,敞項時為赤精子,帝譽時為祿圖子,堯時為務成子,舜時為尹壽子,夏禹時為真行子,殷湯時為錫則子,周文王時為文邑先生。後來,更有老子一身化而為三之說,即老子兼而為“玉清、太清、上清”這“三清”之神。可是,六朝之後,老子地位驟然降落,元始天尊等神抵,卻取而代之,道教之神由一元而演為多元了。葛洪《枕中書》說:
真記曰:玄都玉京七寶山,周迥九萬裏,在大羅之上,城上七寶宮,宮內七寶台。有上中下三宮,三宮如一。宮城一麵二百四十門,方生八行寶林,綠葉朱實,五色芝英。上有萬千種芝,沼中蓬花,徑度十丈。止宮是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聖毋所治,中宮太上真人,金闊老君所治,下宮九天真皇,三天真君所治。
漢末張角、張道陵於道教初興之時,曾以三官(天官、地官、人官)大帝為司人類禍福的至尊之神。《枕中書》中的三宮之神盡管在數量上大為增加,由三神增至七神,但其結構序列與三官之設並無本質區別。
三宮後來又演為“三清九宮”之神,而且尊卑長幼,等級森嚴。南朝陶弘景在其《真靈位業圖》中,則將所有道教的神靈,分別班次,共分七階,這顯然是受到佛教道場排列之影響:
(l上清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2)上清高聖太上玉展,玄皇大道君萬道之主;(3)太極金網帝君,‘姓李一一壬辰下教太平主;(4)太清太上老君太平道主,及上皇太上無上道君;(5)九宮尚書(張奉);(6)右禁郎定祿真君茅君,治華陽洞天;(7)哪都北陰大帝。
第一級以元始天尊為中心,左方二十九君,右方十九君。第二級以萬道之王大道君為中心,左方是太徽天帝、赤鬆子,其下三十君,再下有逸域宮、八景城、七靈台、鳳台瓊網、金晨華網,右方為八君和三十餘名女子,後有太和殿、寥陽殿、蕊珠圈、七映房、長綿樓。第三級以金閱帝為君為中心,左方為五十餘君,其中有尹喜、葛玄、孔丘、顏回、軒轅黃帝、擷瑣、帝譽、帝舜、夏禹、周穆王、帝堯、巢父、許由等,右方為三十餘君,其中有莊周、秦佚、接輿、老耽等。第四級以二位神君老君和道君為中心,左方有六十餘名;張道陵、鬼穀先生、張子房、赤鬆子、東方朔、墨翟等也在其中;右方有徐福、葛洪等百餘名。第五級以九宮尚書為中心,左右各十九名。第六級以治華陽洞天的茅君為中位,左方十十人,右方有葛玄、比幹等三十餘人。第七級以天下鬼神之宗經北陰大帝為中心,左方為秦始皇、魏武帝、周公、漢高祖、吳季劄、周武王、齊植公、晉文公、光武帝、謝幼奧、庚元規、杜預、李廣、劉備等,右方為王敖、陶侃、蔡漠、馬融等。
在陶弘景所描繪的這幅真靈秩序圖中,‘有幾點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