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藏在我國河北省博物館,以設計精巧、製作精細而成為漢代銅燈的珍品。長信宮燈是銅製燈具,通體鎏金,看上去金光燦爛。燈具的形狀為一宮女,左手執燈,右手及衣袖籠在燈上,很自然地形成燈罩。它的燈盤可以轉動,燈罩可以開合,點上燈後,還可以隨意調節燈的亮度和照射角度,類似於今日的調光燈。該燈內部設計也非常巧妙,宮女的體內是空的,右臂與煙道相通,蠟燭燃燒的煙塵可以通過右臂進入宮燈體內,不使煙塵汙染空氣。宮燈的頭部和右臂可以拆卸,便於打掃燈具。
長信宮燈原是西漢文帝賜給劉揭的,後劉揭獲罪,宮燈便放在竇太後的長信宮裏。1968年,在河北滿城挖掘竇綰墓時發現了這盞宮燈。因燈上刻有“長信家”和“長信尚浴”等字,所以稱為“長信宮燈”。
涅菲爾提提胸像
1912年,德國考古調查團到埃及進行考古發掘。在這裏,發現了一座已有三千多年曆史、寫實技巧極高且色彩非常鮮豔的雕像,這就是著名的涅菲爾提提胸像。
這個胸像塑造了一個美麗的東方女性的典型,她有修窄的額頭,長型的臉,五官線條柔和纖秀,麵部的每一細節都驚人的準確。她那似乎被誇張的長頸傾斜度以及變化微妙的曲線,十分柔美優雅,表現出東方民族對女性美的理解和偏好。這座雕像的眼睛用銅料鑲邊,雪花石膏填白,嵌上黑檀木墊底的水晶石,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格外引人注目。
宙斯像
宙斯像是一尊巨大的青銅雕像,是古希臘雕刻的傑作,陳列在聯合國總部大廈中央大廳裏。它張開雙臂左手前伸,右手微舉,全神貫注,似乎要迸發出千鈞之力。這尊雕像已有二千五百年曆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希臘政府特意將它的複製品贈送給聯合國,作為人類文化的優秀遺產,供世界各國人民觀賞。
這尊像是古希臘人為感謝希臘主神宙斯所雕。雕像高2.09米,以青銅精鑄,無論是神態的表現,還是對人體結構的刻畫,風格非常嚴謹。作品完美地解答了用雕塑去表達英雄人物精神狀態的課題,真實地體現了希臘古典時期的時代精神和希臘民族的英雄氣概,是現存的希臘雕像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拉奧孔群像
1506年1月,一些意大利人在挖掘提圖帝浴場遺跡時,突然發現一尊形象逼真但已壓碎的希臘群像,這就是拉奧孔群像。
拉奧孔群像是公元前1世紀中葉的作品,它出自阿格桑德羅斯、坡留多羅斯與阿塔納多羅斯三位匠師之手。這一作品的題材取自神話特洛伊之戰,群像表現的就是一個觸目驚心的場麵:大蛇死死地纏住拉奧孔父子三人,一條蛇抓住小兒子的胸部,另一條蛇咬住父親的大腿。拉奧孔的頭朝後仰,臉部由於痛苦而變形,群像一目了然地表現了拉奧孔父子可怕的死亡情景。群像的雕刻技法極其高超,因痛苦而凸起的肌肉被描繪得非常逼真,顯示出雕刻家對解剖學的精通。金字塔式的構圖以及人物隨蛇的纏繞而出現的扭動,給人們顯示了一個多變的整體,被公認為古代世界傑出的群像雕刻名作。
圖拉真紀念柱
圖拉真廣場建於一千多年前的羅馬,隨著歲月的流逝,廣場變成了廢墟,唯獨圖拉真紀念柱還聳立在羅馬市內。
圖拉真紀念柱是為歌頌圖拉真皇帝的功業而建的,高38米,由圓形的大理石石塊構成,底下有一塊方形的基座。柱身纏滿了由22個圈組成的螺旋形浮雕帶,浮雕的總長度在20米左右,出現在浮雕上的人物約2500個。浮雕刻畫了圖拉真向達西亞人進軍的情況,在柱頭上安放著圖拉真的雕像。圓形的內部是空的,那裏安裝了螺旋式的梯子,在柱腳下埋葬著圖拉真夫婦的骨灰甕。到了16世紀,圖拉真的雕像被拿掉,代之以彼得的雕像。
圖拉真紀念柱是西方藝術史上的傑作,紀念柱上的浮雕為人們提供了獨創的羅馬雕塑體裁,也就是敘述曆史的浮雕範例,展示了羅馬人擊敗達西亞人的戰爭情況。
圖拉真紀念柱不但給藝術家研究當時的藝術提供了重要的物證,而且為曆史學家、民族學家研究當時的戰爭事實、服裝、民族類型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史料。
俄國鍾王
莫斯科的克裏姆林宮有一座伊凡大帝鍾樓,它的右側放置著世界上最重的鍾,人稱“鍾王”。
這座鍾高近6米,鍾口最大直徑為7米,鍾壁有半米多厚,整個大鍾重220多噸。大鍾的頂端是一個十字架,外壁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花紋,這些雕刻曆經風雨滄桑,仍然清晰醒目,栩栩如生。
“鍾王”鑄造於18世紀上半期,由伊·費·馬托林和米·伊·馬托林父子用兩年的時間營造完工。當時準備把它放在伊凡大帝鍾樓上,以便每天為沙皇報時奏鳴。不料,大鍾剛澆鑄在模子裏的時候,一場大火把造鍾工場化為灰燼,大鍾在烈焰中破裂,被埋在廢墟之中。直到一百年以後,沙皇尼古拉命令把它挖出來,運到克裏姆林宮。因為大鍾有一道裂縫,無法奏鳴,因而人們從來也沒有聽到過它的聲音,隻能觀賞它的精湛高超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