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局不言而喻,隨著白軍的分割包圍,黑軍終於抵擋不住逐步蠶食的戰術,雖然李靖宗奮力抵抗,但是終究是寡不敵眾,大敗而歸。
“父帥。”李靖宸和李靖宗兩人一前一後來到眾人麵前,在李成繼麵前行禮。隻不過一個興高采烈,一個垂頭喪氣。
“嗬嗬,好了好了,都起來吧。”說著,李成繼對李靖宗說道,“宗兒武藝精進了不少,但是要知道,兩軍交戰,力敵乃是下下之策,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種打法可是兵家大忌。回去還是要多看看兵書啊。”
“兒臣,謹記父帥教誨。”李靖宗臉色泛紅,心裏愧憤不已。回頭看了看站在自己下首的李靖宸,眼睛裏冒著怒火。曾幾何時,這個小子是自己踩在腳下的一塊石頭,而現在,自己竟然成了他的墊腳石,報應報複,果然不爽。
李成繼點點頭,笑意盈盈的看著李靖宸“宸兒最近可是用功多了,不但武藝沒有放鬆,連帶著兵法戰陣也有不小的進步,確實是下了點功夫的。”
“謝父帥誇獎。”李靖宸顯然很高興,能夠得到李成繼的寵愛,就相當於能夠讓自己母子更加安穩,畢竟是庶出的孩子,有娘疼沒父愛的孩子。當他看見楊浩然時,見他正對著自己使眼色,不住的看著自己前麵的李靖宗,然後像是明白了什麼似的,遂說道“二哥也是不錯的,這次是二哥讓著我來著。”
“恩。要不是你二哥讓著你,你想獲勝也是比較難的。”李成繼顯然知道李靖宸的意思,對他這種不張揚的性格倒是十分欣賞,自然也隨著他給了李靖宗一個台階下。“宸兒能夠麵對戰場局勢做出冷靜的判斷,這一點,就頗有古名將之風啊。”
“兒臣不敢。最近兒臣不但讀了兵書,也注重看了一些史書。覺得古代名將雖然已經與我相去甚遠,但是還是能汲取一些有用的東西的。”
“哦,不知道宸兒最近在讀什麼書啊?”李成繼隨口問道。
“回父帥,”李靖宸抬頭看著李成繼,一字一句的說道“是《夏書·曹陽傳》”
眾人皆驚愕不已。李靖宇眯縫著眼睛看著他;孫用和梁悅麵麵相覷,不知說什麼好;楊浩然麵色淡淡然,顯然沒什麼想法;陳義之皺著眉頭,顯然有話憋著不知道要說什麼沒有說出來,隻有李靖宗和李成繼,麵色無波,隻不過一個是不知所雲,一個是城府深沉。
《夏書·曹陽傳》是大周史官為亂世之時夏國丞相曹陽所立傳記。此何許人也?夏書雲:“陽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民以殷盛,國以富強,臨危製變,料敵設奇,行事果敢,乃出將入相之資,然為人刻薄寡恩,特以強服之耳。”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武能上馬打仗,文能下馬安民的能人。他先是以外戚身份獲得夏國君的寵信,借以抬高身價,褫奪軍權,繼而謀奪丞相之位,全麵掌控朝政。但是他本人的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國內,他下發整頓令,要求全國土地整頓,對於瞞報少報私田的士族予以打擊,以強硬的法令打破士族對土地的控製,雖然這麼做有自己********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這一政令還是很好的讓百姓得到了實惠,得以更好的發展生產;對外,積極發展遠交近攻的政策,要求全民尚武,開設武備學堂,讓貧寒之家也能有所建樹,打破了權貴對官位的壟斷,並通過對宋國、衛國的用兵,獲得了豐厚的領土,從而樹立了自己的權威。通過各種改革政策,使得整個夏國竟然得到了大治。曹陽用兵喜用險,常以奇謀獲勝,但是臨陣製敵,變陣隨勢,也讓人對其軍事才能頗有讚譽。但是不管是《史記》還是《夏書》,都對這位靠著外戚身份獲得權柄的丞相評價不高,特別是曹陽對魏國用兵兵敗之後,國內權貴的反攻倒算開始加劇,曹陽不得不請辭以求安,怎奈新任夏君怨其張揚跋扈,遂以“僭越之罪”判其“斬刑”。
無論怎麼說,這位曹大大終歸屬於被曆史所唾棄的人,是以孫用和梁悅對於李靖宸向曹陽學習頗為驚訝,唯有楊浩然這中辯證主義的堅持者,才沒有什麼感覺。時代不同,人士也就不同了。
“唔,多讀書,還是要學點東西才好。”李成繼打著馬虎眼,看來是準備結束這場談話了,眾人顯然沒有猜出來他心裏所想。“好了,我們去白虎堂吧。”遂帶頭起身,看也不看李靖宸一眼,徑直走了。
“子明兄,我是不是做錯什麼了?”李靖宸趕忙拉住了就要離開的楊浩然,剛才他看到孫用和梁悅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心裏不住的打起鼓來。
“嗬嗬,無須緊張。”楊浩然拍拍他的肩膀,對著這個明顯比自己要小很多的年輕人說道“隻要你認為對了,那就是對了。世界之大,你還能管住他人的所思所想嗎?”說著,也徑直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