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分布著大麵積的石灰岩,石灰岩容易被酸性的水侵蝕而出現裂縫、溶洞,使岩水層中有了盛水的空間。牙買加島東北部的雨量特別充沛,因此岩石中就儲有大量的清水。當岩層受到壓力擠壓而出現缺口時,便形成了一道道清泉。
牙買加島除了多飛泉、瀑布以外,還有許多千姿百態的岩洞,再加上濃鬱的熱帶風情,使它成了一個旅遊勝地。
牙買加有居世界產量第二的鉛土礦,出產香蕉、甘蔗、咖啡、可可等熱帶水果。
號稱“火山島”的百慕大群島
百慕大群島位於大西洋西部,距北美大陸約930公裏。它是英國的殖民地,由150個小島和許多岩礁組成,總麵積54萬平方公裏。它的命名是為了紀念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德·百慕德斯。
百慕大群島是從海裏突然“冒”出來的。在距今幾百萬年以前,在這片海區的海底,曾經發生過一次劇烈的火山噴發。熾熱的熔岩流從地幔通過一個個火山口冒出來,結果形成了許多圓錐狀的小山。這些小山越“長”越高,最終冒出了海平麵,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島嶼,這些島嶼就是火山島。
在這星羅棋布的島嶼中,最大的島叫百慕大島,它和其他六個島互有橋梁和島上公路連接,被稱為群島的“大陸”。
百慕大群島氣候溫暖濕潤,植物四季常綠。每年有幾十萬人到這裏旅遊,島上的絕大多數人都從事旅遊業,旅遊收入約占百慕大群島國民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二,因而人們稱它為“旅遊之邦”。
本世紀以來,百慕大群島附近的一個三角形海域常有飛機、船隻神秘地失蹤。因此這一地區就被稱為“百慕大魔鬼三角區”,給這個旅遊之邦蒙上了一層恐怖的陰影。許多科學家正在對此做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
湖泊百態之奇
南極冰層下的東方湖
南極,一個神奇的地方,自古不化的冰原,巍峨壯麗的冰山,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冰庫。可誰能想到,在堅固厚實的南極冰原底下,竟然又冒出一個碧波萬頃的神秘東方湖,於是世界科學界掀起了一場冰和水的是非爭議風波……1、1994年8月29日至9月9日,國際南極科學研究委員會在意大利的羅馬召開了第23屆南極科學考察學術交流年會。我國派出了以國家海洋局南極考察辦公室主任陳立奇為團長,有11名代表組成的代表團出席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俄羅斯地質冰川學家卡皮茨亞博士在宣讀論文中指出:南極冰蓋下掩埋著一個巨大的東方湖。此語一出,到會者無不感到驚訝。
我國代表將這則消息帶回國內,科學家普遍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奇聞,因為在冰川底下出現湖泊,是對固、冰、液傳統理論的衝擊和挑戰。
2、很早以前,國外就有學者議論東方湖存在的可能性,其理由是,細長而平坦的階地從東方向西北延伸,湖附近的等高線幾乎向北平行。西側高,東側低,在這個斜麵上的等高線鼓起,平坦地擴展,這正是一個典型的集雨流域,是形成湖泊的自然地理特征。但成湖的最關鍵條件是水,沒有水的存在,最大的凹地也隻能稱為盆地。因而,在冰下沒有找到水之前,還不能確定東方湖的存在。
1949-1952年,意大利、挪威、瑞典三國合作使用人工地震求冰蓋厚度,第一次測定南極的冰厚有2000米。1964年,又用人工地震波試驗進一步證實這一結論。但問題是人工地震局限性很大,因而,學者對人工地震測量的置信度表示懷疑,它不能作為冰下有湖泊存在的可信依據。
1993年11月23日,英國和俄羅斯科學家召開了南極東方湖地球物理學研討會,通過冰雷達、人工地震測定的數據分析,加之經驗和積累,終於測出沉睡於南極冰層下的東方湖。
3、東方湖位於東方站附近,東方站是前蘇聯於1957年建成的。
這裏是冰蓋研究的理想中心領域,冰川學家已在這裏打鑽到2700米深度,獲取了大量有用的數據。認為東方站冰蓋3800米深處隱藏著一個麵積為10000平方公裏的湖泊。它長250公裏,寬40公裏,細長呈橢圓形。湖上冰蓋表麵海拔3500米,湖水表麵在海平麵以下300米,湖水深度為400米。這是一個多麼奇特、神秘的冰下之湖,而沿著湖的西側,冰蓋下麵還有一個山脈,山脈東側是深深的山穀,山穀裏充滿了湖水。東方湖的麵積是貝加爾湖的三分之一,是地球上極大的地下水資源。
4、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伯德站打鑽,成功地打到200米深度,得到的冰蓋底部含有很大水分的冰芯,令當時的學者們大惑不解。按理,冰蓋底部的溫度應該是冰點以下負幾十度,是不應該有水存在的。
後來經分析認為,底部含水的冰層可能是受上部冰重壓力,在高壓下使冰消融變成水層。這種現象在現代冰川學裏稱為壓力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