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僅僅是壓力消融就能形成這麼浩大的湖泊嗎?顯然難以令人相信。於是,這些學者們又提出了地熱融化之說,即從地球內部湧出的地熱使冰蓋底部融化形成浩淼大湖。
地球內部的熱不斷從地球表麵釋放,就像人體散熱一樣。由於在冰蓋岩盤打孔困難,所以這個熱流在南極大陸還沒有準確的測定,而隻有在美國默克默多站和日本昭和站測量過,表明南極地區的地熱極為微弱。
綜合分析認為,南極大陸地殼熱流量應該比全球的平均值低得多。據此,另一學派就提出了反問,地熱溫度不高的南極大陸,其冰蓋下的冰怎麼能被地熱融化呢?
東方湖的形成究竟是壓力消融,還是地熱融化,是兩者同時作用,還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這都是一個謎,有待於深入研究突破。
5、南極冰蓋之下有湖水存在,不僅僅是東方湖,在測冰雷達的調查範圍內,已表明有多個湖泊存在的可能性。由於這是現代高技術的測量結果,科學家是不肯輕易否定的。但令人遺憾的是,1994年當東方站冰蓋打鑽到2700米深度時,卻因俄羅斯的經濟危機而不能補給,打鑽被迫中斷,若繼續鑽探下去達到湖麵,就有可能采集到湖水樣品,謎也許就解開了。
現在,有許多學者建議再次組織打鑽,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由於湖水受到很高的壓力,擔心從鑽孔裏可能吸不出水來。當然,已經有許多科學家對湖水展開了豐富的聯想,有的在考慮湖水的成分,即水中有無生命存在;有的想通過湖底沉積物搞清湖泊的成因和古代環境;也有的想通過東方湖找到南極在冰川期前人類活動的遺跡,從而揭示南極古地圖的來曆。總之,東方湖之謎還將繼續。
火湖和熔岩湖
在拉丁美洲巴哈馬聯邦的大巴哈馬島上,有一個奇妙的“火湖”。夜間若泛舟湖上,船槳就會激起萬點“火花”。
奇異的“火湖”為什麼會發出燦爛的火光,卻又不會灼傷遊水者和魚群?原來,這是生物發出的一種冷光。火湖位於靠近北回歸線的溫、熱帶交界處,氣候溫暖,湖水又與海水溝通,因此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發光生物——甲藻。甲藻是一種隻有幾微米大小的單細胞微生物,體內含有較多的熒光酵素,當其在水中受到擾動和刺激時,就會發光。
巴哈馬的“火湖”,隻是一種比喻。世界上還有真正的火湖,這就是火山岩漿形成的熔岩湖。
最著名的熔岩湖,位於太平洋上夏威夷島的基拉韋厄火山。
基拉韋厄火山是夏威夷三個活火山中最小的一個,海拔約1300米,火山口直徑約有5公裏,深約1000多米,就像一口大鍋。在這大鍋裏有三個呈珠狀排列的杯形窪地,裏麵經常翻滾著熾熱的岩漿,於是就形成熔岩湖。湖裏的岩漿時而湧起,時而下降,深度經常發生變化。每當火山活動強烈時,便有大量的岩漿像噴泉似的噴上天空。有時岩漿還從湖口外溢,流向四方,形成熔岩河、熔岩瀑布等奇景。1952年以來,這裏每年至少有一次岩漿外溢現象。來自地底的源源不斷的岩漿,是使這個熔岩湖長期保持熾熱狀態的原因。如果在夜晚登上基拉韋厄山頂,俯視下麵的熔岩湖,就會看見整個湖麵就像一個發光的“網”,上麵點綴著輝煌的燈火,隨著“網”的起伏晃動,火花此起彼落,令人目眩。這是因為雖然熔岩的表麵冷卻後結了一層硬殼,但殼下的岩漿卻又不斷沿著一些裂縫湧出,並發出了火光。據測定,熔岩湖中的岩漿溫度約達1000℃~1200℃。
烏亮的瀝青湖
在太平洋東岸美國洛杉磯城所在的地方,一二萬年前曾經有過一個小小的湖泊。每當急雨過後,烏亮的湖麵上就會積聚一汪清水。為什麼雨水與湖水不會彙為一體?原來,這是一個瀝青湖,湖中烏亮黏稠的液體就是還沒有凝固的瀝青。它像一個巨大的陷阱,在它存在的那些日子裏,不知吞噬了多少生命。據統計,這裏已挖掘到了劍齒虎化石2100具,恐龍化石1646具,西方馬化石130具,鳥類化石133種……如今這裏已建成了一個聞名世界的化石公園——漢柯克公園。
洛杉磯的瀝青湖早已時過境遷,但世界上,卻仍然存在著一些瀝青湖,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島上的瀝青湖。這個湖占地44公頃,比當年的洛杉磯瀝青湖要大出2倍。由於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已成為人們獲得天然柏油的重要來源。據說從1860年以來,人們已從這裏挖走了幾千萬噸柏油,但湖中的瀝青卻幾乎未見減少,因為湖的底部有富含瀝青的石油源源不斷地補給。石油在接觸空氣後迅速揮發,便留下了烏亮的瀝青。
呼風喚雨的迷湖
我國雲南怒江西岸的高黎貢山中,有些湖泊具有令人迷惑不解的現象。這裏地處亞熱帶山區,因山勢較高,山頂上常有積雪冰川,融化後的冰水彙成了幾十個嵌布於莽莽森林中的湖。
這些湖泊的奇異之處在於,不論是誰,隻要站在湖邊大聲說話或發出其他響聲(如槍響等),就會使本來晴朗的天空,瞬時變得烏雲密布,狂風呼嘯,大雨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