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史海鉤沉奇觀(5)(1 / 2)

許多動物專家相信豬目前所受的待遇是不太公平的,是人類將豬塑造成這樣的。他們不按照豬的自然規律喂養,其實豬吃得少,好動,還是最愛幹淨的動物之一。一位專家說:“不管是野豬還是家豬都是清潔的和幸福的。”它們屬於愛動、十分講究的動物,它們討厭吃廚房下腳和殘羹剩飯,人類強迫它們在泥裏滾,貪吃、貪睡而使之養成變態懶惰——從而達到腰肥體壯送往市場。

給敵人提供子彈

1821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占領了希臘,在這裏,希臘士兵奮起抵抗,予以反擊,土耳其士兵被迫在雅典城內的威嚴神聖的衛城邊與之交戰。土耳其士兵子彈用完了,如果不想辦法補充彈藥,他們就將失敗。他們決定毀掉衛城廟堂的柱子,從而獲得中間的鐵芯線和用來保護地基接頭的鉛,再把它們變成子彈,消息傳出,圍城的希臘士兵驚呆了。對於他們來說,衛城是神聖的,讓土耳其因為彈藥而毀掉它簡直不可思議。因此,為了防止褻瀆神物,希臘把自己的彈藥送給土耳其人以救這座衛城,給敵人提供子彈後,戰鬥重新開始。

中外改革家史話

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是由北方鮮卑族首領拓跋珪建立起來的政權。公元471年,拓跋宏繼位,這就是著名的孝文帝。孝文帝針對北魏所麵臨的政治、經濟不穩固的形勢,實行了一係列改革。

這場改革從公元485年開始,前後共用了10年時間,分兩個階段進行。前期改革時,由於孝文帝還年輕,一切大政方針都由他祖母馮太後主持決定。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1.頒布均田令。均田令規定,凡15歲以上的男子受露田(種莊稼的土地)40畝,婦女20畝,這部分土地不允許買賣。此外,男子還授給桑田100畝,叫“永業田”(即歸私人所有的土地),政府以後不再收回。

2.重新製定了租調製。一夫一婦每年需要向國家交納粟米二石、布帛二匹。

3.建立三長製。在基層依次設置鄰長、裏長、黨長,加強對基層的控製。

第二階段的改革是在公元490年孝文帝親政以後進行的。首先是遷都。北魏都城原來設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不適合做國家的政治中心,孝文帝於是排除種種阻力,把都城遷到了洛陽。其次是大力推行漢化政策。包括:明文禁止用鮮卑語和鮮卑服飾,改用漢語和漢人服裝,又將拓跋族的複姓改為音近的單音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的大戶人家通婚,還將一些鮮卑的舊習俗廢掉。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加速了鮮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融合,客觀上縮短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過程。

張居正改革

張居正是明朝後期頗有作為的政治家。為了扭轉當時民窮財竭、危機四伏的局勢,鞏固封建統治,針對土地兼並猖獗、吏治腐敗、武備鬆弛等嚴重問題,在1581年擔任內閣首輔以後,他極力進行了大膽改革。

張居正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1.政治上,用嚴格考核的辦法整頓官僚機構,提高行政效率和國家機器的運轉能力。嚴懲貪官汙吏,起用賢能之士。

2.軍事上,任李成梁鎮守遼東,委派戚繼光主持薊州防務,使邊防得到加強,也改善了民族關係。

3.經濟上,首先清丈全國的土地,查出了大量隱瞞的田畝。隨後,又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合編為一條,一並征收手續,使農民的人身依附關係有所削弱,獲得了較多的自由,也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這次改革隻進行了一年左右,但經過改革,明朝後期的政局有了一定的起色,國家財政也出現好轉,社會矛盾趨於緩和。

鐵烈平的政治改革

鐵烈平是小亞細亞地區奴隸製國家——赫梯王國的國王,為了有效地製止因王位繼承問題而引起的內訌與流血衝突,他實行政治製度的重大變革。

1.確立了王位繼承原則。即國王的嫡長子是王位的優先合法繼承者;如無嫡男,依次由庶子遞補;如果沒有男子繼承者,則立婿為王,仍以長幼為序。由此有利於統治階級的內部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