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高層領導人中,除昂德森以外,玻爾還有許多朋友,他們都為玻爾與首相的見麵進行多方斡旋,有的人親自上書首相,說明玻爾是全世界科學家中深受擁戴的領袖,他不能不關心他們的工作所帶來的後果,不能不向掌握這些成果的人提出建議。
在焦急的等待中,幾個星期過去了。終於有一天,丘吉爾答應會見玻爾。玻爾滿懷希望,走進了有名的唐寧街十號大門。在規定的30分鍾的時間裏,玻爾還沒陳述完他的來意,首相就和其他參加會見者談起了不相幹的事。
事實上,丘吉爾在見到玻爾之前,就從根本上反對玻爾的看法了,他對昂德森極力促成這次會麵很不滿意。
玻爾不甘心他的失敗,雖然他對丘吉爾感到心灰意冷,當他走出首相府後,還是堅持著給首相寫了一份備忘錄,轉達了羅斯福和他本人的意見。
玻爾回到華盛頓後,又向白宮上交一份備忘錄,再次闡明他的觀點,希望原子能用於和平事業,而不是使人類遭到威脅;希望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合作由此開始,這裏玻爾暗指包括蘇聯在內。
因為玻爾知道蘇聯科學家的實力,如果不把研製原子彈的秘密公開,就會造成戰後東西方大國的軍備競賽,而這時德國的失敗局勢已定。英美兩國軍隊如潮水般在諾曼底登陸,蘇聯也開始了大反攻。
讀過備忘錄,羅斯福決定接見玻爾,他要親自聽聽這位科學家的高見。他們的談話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開始。羅斯福相信,原子能會為國際合作作出決定性貢獻。
總統的聲音和姿態都流露著關切和熱情。這使玻爾感到,總統的態度是十分真誠的。
1944年9月,丘吉爾和羅斯福就戰爭後期及戰後事宜再次舉行魁北克會晤。當他們談到玻爾曾向他們提出的問題時,丘吉爾依然堅持不打算把秘密泄露給任何人,羅斯福也轉變了態度,完全讚成英美兩國在原子能研究中的領先地位,並維護這一地位。他們命令繼續保持原子能研究的極端保密狀態。
在這次會晤的備忘錄中還寫道:
“需要注意玻爾教授的行動,並應采取步驟讓他知道,他不能泄露情報,特別不能泄露給蘇聯人。”
玻爾聽到這個消息,憤怒到了極點。除了申明他的行為和動機以外,他還能做什麼呢?
奧本海默從這件事情上總結道:“非常聰明的人和非常偉大的人打交道,會出現大錯特錯。”
玻爾平靜下來後,並沒有灰心喪氣。朋友想安慰他,可他們最終則說道:“他是如此大智大慧,對這樣的人是無法安慰的。”玻爾仍一如既往地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奔走於英美外交界。他要通過各種渠道勸說這些政治首腦們,權衡一下同意和拒絕之間有何不同。
1945年8月6日,第一枚原子彈在日本的廣島爆炸。
事實證明,玻爾的努力失敗了。但他培植的思想——國際控製和廢止保密政策,以使新科學為人類服務,卻越來越具有活力。英美兩國新上任的首腦都在他們的聲明中引證了玻爾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