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2 / 2)

“‘生是十軍的人,死是十軍的魂’這話說得好啊! 依我看,這一仗凶多吉少,我們都應存此信念!”

“是的,軍座。卑職一定謹記!”葛先才似乎非常理解方先覺這句話的含義,重重地點了下頭。

方先覺將軍所說的這一仗,指的是日軍發動的被稱為 “一號作戰”的旨在打通貫通中國與東南亞大陸交通線的戰役。

其時正是 1944 年,抗日戰爭後期,日軍集中幾乎所有在中國戰區的機動部隊約五十萬,從河南一路打來,經河南、湖南長沙等地,一直打到了湖南衡陽,可謂勢如破竹。

此時方先覺將軍名下的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剛剛經曆了 1943 年年底的常德會戰。去年年底,為援救被日軍包圍而陷入湖南常德的七十四軍五十七師,第十軍近三萬人的部隊幾乎損耗了一半軍力。在援救五十七師的過程中,主力預十師師長陣亡,副師長葛先才中彈部位離心髒僅數公分,其他將領也各有損傷,加上招募的部分新兵,如今總兵力還不到一萬八千人(注:預十師為常德會戰中援救五十七師最突出、傷亡最大的部隊),而此刻最高統帥部的蔣委員長,卻給他們下達了死守衡陽至少三天的命令。這個尚未來得及整補的第十軍,麵對的將是在華日本侵略軍孤注一擲、集中了幾乎所有機動兵力的挑戰,日我雙方兵力和武器等方麵的綜合對比已經超過了十比一。在河南,湯恩伯部數十萬大軍一觸即潰,在長沙,號稱 “鐵軍”的第四軍隻抵擋了區區一天。其凶險程度可見一斑,他們能守得住至少三天嗎?

一個月前,衡陽,方先覺緊急收拾著行裝。因為和戰區薛長官不和,他不得不辭去這個泰山軍軍長的職務,從同僚處輾轉得知,接任他的將是來自廣東的一名薛長官的親信。

他什麼都打點好了。然而兩周前,他收到了一封緊急電報。

日本人聚兵數十萬,孤注一擲地發動了旨在打通大陸交通線的 “一號作戰”,河南告急,湖南、廣西一線危在旦夕,軍事重鎮衡陽的重要性凸顯出來。

“我已解職,歸去來兮!”正當方先覺悠然自得之際,費盡心機在委員長麵前將方先覺撤掉的薛長官來電話了。

“子珊兄,衡陽危在旦夕……”薛長官厚著臉皮請求方先覺繼續留任。

既知今日,何必當初,戰區長官自己種下的苦果,方先覺不想為別人擦屁股。更何況他早已被這個人攪得心疲力竭,正恨得牙癢呢。

“日軍已經逼近衡陽,而你方先覺還在和戰區長官慪氣,置民族大義於不顧,成何體統!”危急時刻,一向器重方先覺的蔣委員長親自打來了電話。聽到委員長在電話中大發脾氣,方先覺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有點過分了。

是啊,民族大義與個人恩怨孰輕孰重?

“校長,學生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誓與衡陽共存亡!”猛醒後的方先覺信誓旦旦。

次日,方先覺特邀衡陽新聞界巡視全城,表達了堅決死守衡陽城的決心。在與新聞界友人握別時,他拿起腰間的白朗寧手槍:“諸位見證了,這將是打死我自己的手槍。”講話時,方先覺淚如雨下。

當夜軍事會議上,方先覺也向全體與會軍官表態,要堅守衡陽,為第十軍再次爭光。

夜色朦朧,方先覺帶著與會軍官乘船渡過湘江,特意來到嶽麓山,祭掃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陣亡的全體第十軍將士,並麵對公墓祝禱:“先烈們,安息吧! 先覺這次親率全軍參加衡陽戰役,誓以一死報國,堅決殲盡日寇,為諸先烈報仇,為十軍爭光! 此心耿耿對天可表,如有異誌,天人共怒!”說罷放聲大哭。全體軍官也無不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