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闊而富饒的海洋裏,除了生活著形形色色的動物之外,還有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海洋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體,是人類的一大自然財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類有100多種。除海藻植物以外還有海洋種子植物,但是海洋種子植物的種類不多,隻知有130種,可分為紅樹植物和海草兩類。它們和生活在海洋的其他生物組成了海洋沿岸的生物群落。
科學家們根據海藻的生活習性,把低等藻類植物分為浮遊藻和底棲藻兩大類。
1.海洋單細胞藻—浮遊藻
浮遊藻也被稱為海洋單細胞藻,因為它們的藻體是由一個細胞所組成。這類生物是一群具有葉綠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並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它們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又是養殖魚、蝦、貝的餌料。目前已在中國海記錄到浮遊藻1817種。
你別看浮遊藻是養殖魚、蝦等的養料,可是浮遊藻的運動能力非常弱,隻能隨波逐流地漂浮或懸浮在水中作極微弱的浮動。它們有適應漂浮生活的各種各樣的體形,使浮力增加。例如:有的浮遊藻細胞周圍生出一圈刺毛;有的長有長長的刺或突起物。這些附屬物增加了與水的接觸麵,可以產生很大的穩定性,使其能漂浮在有光的表層水中。有的結成群體來擴大表麵積便於漂浮,而且它們本身個體很小,也是對漂浮生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形式。
浮遊藻身體非常非常地小,直徑一般隻有千分之幾毫米,隻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它們的確切模樣。雖然它們很小,但是它們的形狀各有特色,幾乎是一種一個樣子。它們多數是單細胞的,也有許多是由單細胞結合起來的群體,有紡錘形、扇形、星形的,有橢圓形、卵形、圓柱形的,還有樹枝狀的。
2.多種多樣的底棲藻
底棲藻就是棲息在海底的藻類。這種藻類在退潮時能適應暫時的幹旱和冬季暫時的“冰凍”等環境,隻要海水一漲潮,它們便又開始正常的生長發育。底棲藻大部分是肉眼能看見的多細胞海藻。小的種類成體隻有幾厘米長,如絲藻;最長的可達200~300米,如巨藻。底棲藻的形態多種多樣:有的像帶子,如海帶;有的像繩子,如繩藻;有的是片狀,如石蓴、紫菜;有的像樹枝狀,如馬尾藻。
底棲藻的藻體有的隻有一層很薄的細胞,如礁膜;有的有兩層細胞,如石蓴;有的中空呈管狀,如滸苔;還有的藻體可分為外皮層、皮層和髓部,如海帶、馬尾藻。
底棲藻的顏色鮮豔美麗,有綠色、褐色和紅色。科學家們根據它們的顏色,把海藻分為三大類:綠藻類、褐藻類和紅藻類。